第180章 谦让的美德(一)(2 / 4)
天将九月,一年的光阴已是过去了大半,太子与李泰在六月恶斗了一场之后,也都没再生事,朝堂上下波澜不惊,似乎这么一年也就该是能安安稳稳地翻了过去,然则似乎终归是似乎,老天爷显然是不愿见陈子明有个消停的时候,这不,西域的高昌国又闹腾上了。
高昌国,西域之古国,其历史足可追述到汉朝以前,国都名与国名同,坐落于火焰山下,乃是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补给点之一,其国先后经历了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麴氏高昌四代政权,其中麴氏享国最久,高昌王麴泰早在贞观四年就曾亲自到长安觐见唐太宗李世民,贡献方物,然,在贞观十年时,麴泰却又叛唐依附西突厥,阻遏西域各国通过其境向唐入贡,并于今秋发兵袭扰内附的伊吾(都今新疆哈密)、焉耆(都员渠,今新疆焉耆西南)等国,太宗接到急报,为之大怒,决意起大军灭此朝食。
高昌不过小国而已,虽说离着大唐眼下之边境稍有些远,然则以大唐之强盛,只要大军到了,一战便可平灭无虞,此一条,满朝武显然都倍儿清楚,面对着这等几乎可以说是唾手可得的战功,自是无人不为之眼红不已,因之上本求战者不在少数,尤其以刚调任吏部尚书的侯君集最为积极,连上了三本,自请率军出征,至于程咬金、苏定方等也都跟风地动了本,朝廷上下为此番之帅位可是没少争执,当然了,旁人爱争不争的,陈子明却是浑然不打算理会,没旁的,他此际要的不是军功,那玩意儿,陈子明早已挣够了的,他现在要的是政绩,自然不会去想着出征之事宜,只可惜有人显然不想让他消停下来,这不,魏王府的内线传来了可靠之消息,魏王以及岑本等一众魏王系官员们正在密谋着要动本,目的就一个,那便是报荐陈子明为帅。
用不着去推演,陈子明也能猜得到魏王的心思之所在,无他,这厮图谋工部之心依旧未死,这一招不过是釜底抽薪罢了,若真能得手,不单可将陈子明调离工部,更可趁机狠狠打击一下侯君集这个太子系的中坚人物,说是一箭双雕也不为过,这等用心虽老辣,可对于陈子明来说,却是一眼便能看穿,问题是看得穿归看得穿,可真要说到应对么,却也不是件容易之事。
不去是肯定不去的,这当口上,于陈子明而论,经营工部比啥都重要,只消煤炭推广以及大炼钢铁二事能得以成功,他陈子明便可趁势而起,不单能在朝中扎稳脚跟,更可再往前进上一步,先谋到一尚书之位,经营上数载,便有着登顶之机会,一旦能跻身宰辅之位,于将来定储君时,方才有着一定的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