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力排众议(一)(2 / 4)
每日里的公文量几乎翻了整整一倍,如此一来,身为首辅大臣的陈子明自是片刻都难得消停,这不,午时都已过了,陈子明却连膳都顾不上用,兀自埋首公文堆中,正自挥笔速书不已间,却听一阵沉稳的脚步声响起中,一身红色官袍的左司郎中(从五品上)裴行俭已从屏风处转了出来,几个大步便抢到了文案前,一躬身,紧着便禀报了一句道。
“哦?”
因着军事革新重启之故,这段时日以来,兵部涌来的各种文书不少,可真能称为急报的,却是罕有,正因为此,一听裴行俭这般说法,陈子明自是不敢耽搁了去,这便紧着将公文接到了手中,只扫了一眼,眉头不由地便皱紧了起来,此无他,休养生息多年之后,吐蕃终于开始准备亮出獠牙了——永隆元年七月初三,吐蕃大相禄东赞率五万大军对白兰部突然发起攻击,白兰部抵挡不住吐蕃军的强大攻势,紧急向松州都督张士贵求援,因事涉两国之战,张士贵不敢擅自做主,将此事以五百里加急转呈兵部。
对于吐蕃这个恶邻,陈子明从来就不曾放松过警惕,哪怕这十年来,吐蕃一直很老实,似乎真与大唐成了友好邻邦,然则在陈子明看来,那不过是吐蕃人在暗中蓄力罢了,终归有一日会踏上与大唐争霸天下之道路——在其前世那个时空里,吐蕃绝对是唯一能跟大唐抗衡的强国,两国间的缠斗几乎贯穿了整部唐史,似这等强敌,自是必须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下,正因为此,当初在茂州时,陈子明才会不顾危险地主动出击,为的便是尽可能多地打掉吐蕃的有生力量,只可惜因着时任松州都督的韩威之消极怠战,以致于错过了毕其功于一役的大好机会,如今,大唐正处在政权交接的纷杂时期,吐蕃突然发动对大唐属国的攻击,挑衅之意味可谓是毕露无疑了的。
“守约(裴行俭的字)怎么看此事?”
陈子明只略一沉吟,便已确定了对此急报的处置方略,不过么,他却并未急着去面圣,而是不动声色地将问题丢给了裴行俭,内里满是考较之意味,这也不奇怪,概因裴行俭乃是陈子明最看好的干才之一,其之所以能在短短十年不到,便由区区从八品的小官员晋升到眼下的尚书省左司郎中之位,可以说都是陈子明一力提拔之故,如今更是顶替了已调任黄门侍郎的原尚书左丞来济,成了陈子明身边的实际大秘。
“回大人的话,下官以为吐蕃人选在此际出兵,用心应是在试探我大唐之底限。”
裴行俭能得诸多朝廷宿老的看重,靠的可不是其名门望族之出身,而是真正有着大本事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