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吐蕃人的狠招(一)(2 / 4)
吟了片刻之后,方才语调决然地下了个论断。
“陛下圣明,只是微臣以为和议还是须得签上一份的,今,我大唐虽鼎盛,却依旧有不少隐忧在,尚不到征战四方之时,姑且先安吐蕃君臣之心也是好的,待得诸般事宜皆理顺之后,以我大唐之强,又何惧诸敌之猖獗!”
陈子明的头脑从来都是清醒无比的,并不会因身居首辅大臣之高位便得意忘形了去,也不会因大唐之强盛而小觑了周边诸敌,对于究竟该如何与吐蕃这等虎狼之国相处,陈子明心中自有韬略在。
“嗯,那倒也是,依子明看来,此事当如何妥善处置了去为宜?”
李恪并非昏君,自是清楚大唐眼下看似强盛无匹,可内部各种隐患都还潜藏着,不说几位亲王暗自勾连欲反,也不说中央对各州的控制力尚不到位,光是军务革新正自紧要关头这么一条,便不是大动干戈之时,能以一纸和约稳住吐蕃人,也自无甚不可之说,只是说到具体该如何达成这么个和约么,李恪却是有些不衬底的,毕竟眼下僵局已现,要想破局,怕是少不得要花上不少的气力。
“回陛下的话,微臣以为此事并不难,此无他,吐蕃人达成和约之心远比我大唐迫切,故,依微臣看来,吐蕃人必会设法破局,而成事之关键当在陛下身上。”
尽管李恪并未将心中的担心说将出来,可以陈子明之睿智,却是一听便懂,不过么,早有准备之下,陈子明也自不以为意,笑着便点出了事情的关键之所在。
“朕?这……”
李恪对陈子明虽有些许的忌惮之心,可那都是身为帝王的本能罢了,总的来说,李恪对陈子明之能力与忠心一向都是信得过的,自打将和谈之事交给了陈子明,李恪就没打算再亲自插手此事,故而一听陈子明如此说法,不由地便愣住了。
“陛下明鉴,微臣于和谈一事上一向强硬,吐蕃人断无法从微臣处找到破局之机会,自然只能将希望寄托在陛下身上,至于如何见到陛下的面么,微臣虽猜不到,可想来必不会简单了去,然,此系吐蕃人要考虑之事,微臣也自懒得去多加揣测,现有章程一份在此,还请陛下御览。”
陈子明自信地一笑,将时局简单地剖析了一番,末了,一抖手,从宽大的衣袖里取出了份折子,双手捧着,高高地举过了头顶。
“递上来。”
这一听陈子明还有章程要献,李恪的兴致登时便大起了,挥手间,紧着便吩咐了一句道。
“诺!”
李恪金口既开,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