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君臣唱和(二)(2 / 4)
下,事已不可为,杜楚客虽不甘得很,可也只能是无奈地长叹了一声,摇了摇头,无言地冲着李恪深深一躬,就此转过了身去,满是寂寥地退出了大殿。
“朕再重复一次,政体革新已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然,此毕竟是社稷大事,再如何谨慎小心也不为过,卿等对子明所提之方略若有疑义,皆可明言,务求此番革新能顺遂无碍,朕言尽于此,再有言保持现状者,就休怪朕不给情面了。”
李恪根本没理会杜楚客的黯然离去,双目炯然地环视了一下神色各异的诸般臣工,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便为今日之议事定了个调,那便是议事的范围就在革新章程本身上,至于变革与否么,那就不必再谈了的。
“陛下圣明,老臣也以为我朝原本之政体确是有革新之必要,然,如何革新却须得有所讲究,老臣观陈大人所言之诸般举措似乎不差,却不知真实行了下去会否有旁的隐患,故,老臣提议不若先行试点,徐徐观察了去,若是真可行再做计较也不为迟。”
李恪这般言语一出,殿中文武尽皆默然,唯有右仆射殷元却是头一个站了出来,一派出自公心状地扯了一大通。
“嗯,远尘(殷元的字)素来老成谋国,朕一向是清楚的,卿既是这般说了,想必对试点之处有所思量罢,那就且说来与朕听听好了。”
在李恪看来,殷元的才干虽远不及陈子明,却也属难得之干才,尤其在稳之一道上,颇有可圈可点之处,这会儿听其这般说法,倒也觉得有些道理,这便笑着鼓励了其一句道。
“回陛下的话,老臣以为关中、河南、河北乃至江南等处皆社稷要地也,断不可轻动,细算了去,或许唯有辽东之地本就未稳,不妨拿出来当试点之所在,就算有乱也不致有甚差池,此老臣之浅见耳,还请陛下圣裁。”
若论朝中虽最不愿见到陈子明再起,那绝对要属殷元无疑,没旁的,姑且不说两人间的旧怨,光是因着权力之争,他就不能真让陈子明遂了意去——在陈子明观风江南之际,殷元可是真真切切地尝到了首辅大臣的滋味,那等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感觉是如此之美好,殷元自是不想就这么轻易便将手中的权力再交还给陈子明,正因为此,在李恪与其商议政体革新之际,殷元虽不曾表示反对,可暗地里却是多留了个心眼,琢磨了几日之后,已然有了个想法,那便是耍上一把缓兵之计,以打压陈子明就此再起之势头。
“辽东?唔……”
别看李恪先前发落杜楚客之际表现出了对政体革新一事的坚定之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