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游龙戏唐 > 第596章 兵发辽东

第596章 兵发辽东(2 / 4)

李恪金口既开,众将们谢恩乃是题中应有之义,却也无甚可多言处,有趣的是众将在谢恩之际,视线几乎是齐刷刷地瞄向了那幅大型沙盘,眼神里尽皆透着浓烈的求战之**。

“朕叫尔等来,只为一事,唔,就东征高句丽之战,子明献了一策,朕有些拿捏不定,尔等且帮着参详一二好了。”

李恪有心想让众将们好生挑挑刺,最好能将陈子明的战略驳倒,如此一来,他也就能借题发挥上一番,不给陈子明出征之机会,当然了,鉴于陈子明也在场,李恪自是不好将话说得太明,可言语间的暗示之意味却无疑明显得很。

“陛下、诸公请看,高句丽与百济两国相邻,皆位于半岛之上,地形狭长,山脉走势大体为纵向分布,多山地少平原,其国之城除平壤外,大多依山而建,易守难攻,若以平推而进之战法,过鸭绿江之后,我军须得连克七城四十三军寨,方可进抵平壤城下,耗费时日恐多,一旦冬季到来,受阻之可能不小,战不利焉,故,某思得一策,当得兵分三路,第一路走安平,兵力为辽东、幽州军六万四千余众,正面平推直进,以水师配合,强渡鸭绿江,第二路事先走海路进新罗国,兵力两万余,与新罗军联兵一道,攻百济,拖住百济军之主力,不给其救援高句丽之可能,第三路军则是在第一路军发动后半个月里走海路进大同江,先期兵力为新军一个军三万余众,直扑平壤,沿途除了南浦以及松林两处小军寨之外,并无重兵把守,且江面宽而深,利我水师之进出,无论增援还是补给,皆甚为便利,以围点打援之战法先破高句丽各地赶来增援之军,后趁胜取平壤,一举灭其国祚,待得第一路军赶到,即刻随水师直扑大川,沿白马江杀奔百济国都泗沘(今之扶余郡。战而破之,大事定焉!”

尽管听出了李恪言语中的暗示,然则陈子明却并不在意,但见其先是冲着李恪深深一躬,而后便即一侧身,朝向了大幅沙盘,指点着其上的地形地势,详细地道出了自己的战略构思。

“子明既已将方略道出,诸位爱卿且就此议议看好了,朕听着呢。”

时值陈子明畅畅而谈之际,李恪明显有些个不甚自在,可到底还是耐着性子地等到了陈子明陈述完毕之后,这才一挥手,语调淡然地吩咐了一句道。

“陛下明鉴,末将以为此策虽略有风险,然,却是克敌制胜之最佳方略,宜行!”

李恪想让诸将们挑刺的想法无疑很丰满,可惜现实却极为的骨干,没旁的,早在上本前,陈子明就已跟有关人等商议过此战之战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