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分崩离析(1 / 4)
御书房内,龙案上放着厚厚的一叠奏章,其中一封特别醒目,是前线送来的八百里加急军情,上面赫然写着几行大字,触目惊心。
镇守边关的威远大将军童啸天,遇伏身亡!
“陛下!”见万乐帝收到奏折后,端坐龙椅,半响无声,坐在下首的温丞相轻轻唤道。这件事是早就计划好的,难道陛下反悔了?
“嗯,温爱卿请讲。”万乐大帝望着手中的奏折,很想仰天长笑,这一天终于来了,可是心中却没有想象中的畅快淋漓,有的只是浓浓的失落感。
“陛下,眼下当务之急,是要选定替代童将军的人选。我们虽然是利用了晋国的奸细,可难保不会被他们钻到空子,乘隙而入。”温丞相年近七十,曾是万乐帝登基前的太子太傅,深受皇帝的信赖。
温丞相虽然身居高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在朝上却一直表现的碌碌无为,平时也没有什么主见。每当兵部尚书和安国公两帮人起冲突,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都是他站出来和稀泥,充当老好人。
可谁能想到,这位貌似忠厚老实的古稀老人,不费一兵一卒,只利用了晋国潜伏进来的奸细,一招借刀杀人,就剪除了韩尚书最大的依靠,万乐大帝的心腹大患。
威远大将军童啸天驻守边疆数十年,在军中素有威望,根基日渐深厚,隐隐成了一方诸侯。朝廷想要除掉这样的人,一定要有充足的理由。否则,阵前易将,军心不稳,弄不好就会引起兵变。所以,万乐帝虽然有心除掉这个祸根,却迟迟没有动手。
温丞相深知皇上的心意,早在几年前就在童啸天身边安插了心腹,都是一些无足轻重的人物,倒茶递水的亲兵,服侍他就寝的侍女等等。事情进展的很顺利,童大将军对这一切毫无察觉。
这次得知晋国派了奸细潜入将军府,温丞相没有让心腹通知童大将军,而是授意他们将童啸天的行踪泄露了出去,且在当晚外出的时候,在他的茶里放了蒙汗药,导致两军对垒的时候,童将军的英勇大打折扣,最终力敌身亡。
童将军的战死沙场,等于断了韩尚书的一臂,加上宫里传来德妃病重的消息,韩尚书再傻也知道皇帝已经向自己挥舞起了屠刀,所以才有了追杀林源的决定。
檀香阵阵,提神醒脑。万乐帝端坐龙椅上,低头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就你说的那位吧。”
万乐帝口中的那人,名叫朱铭,四十岁,正当壮年,骁勇无比,战功赫赫。只是为人过于耿直,说话直来直去,无意中冒犯了童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