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心机(2 / 3)
要休战,总得表现出诚意来吧!”
和亲什么的,暂且不提。
要休战,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所谓“诚意”,多是进贡牛羊或是战马,并立下国书。
卫国公张口就直戳元思兰的心窝。
靖国公也张口附和:“卫国公言之有理。太子殿下有什么想法,不妨明言。”
就别在这儿套近乎装可怜了。
宣和帝目中光芒一闪,定定地看着元思兰。
元思兰又是一脸苦涩,张口叹道:“舅舅,如今鞑靼的可汗是我叔叔。鞑靼早婚之人比比皆是,有十三四岁就成亲生子的。我这个鞑靼太子,却一直未定下亲事。去年,我十八岁时,有人提起我的亲事。叔叔立刻将此人撵出了帐篷。”
“母亲无奈之下,只得写信给舅舅。叔叔无法再阻拦,勉强应下。”
“此次我前来大楚京城,叔叔心里十分不喜,临来之前,给了我一张国书。牛羊战马,却是没有。”
这算什么休战求和?
就是来求娶公主,也没有两手空空前来的道理吧!
这等行径,简直就是对大楚的羞辱!
宣和帝的面色顿时沉了下来。
卫国公等人的神色也没好看到哪儿去。性情耿直火爆的平西侯,忍不住嗤笑一声:“如此说来,可汗令太子殿下前来,只是为了羞辱大楚不成?”
元思兰半点不怒,心平气和地应道:“叔叔碍于当年的毒誓,不敢明着对我动手。我死在大楚朝,更合叔叔的心意。”
说着,元思兰抬头看向龙椅上的宣和帝:“不瞒舅舅。我领着五百亲兵来大楚,根本没打算再回鞑靼。这也是母亲的心愿。”
“从今日起,我愿长住大楚。请舅舅恩准!”
保和殿里,再次安静下来。
……
站在宣和帝身侧的贺祈,将元思兰的神情变化一举一动,一一看在眼底。心里不由得暗中生凛。
这个元思兰,委实是心机深沉能屈能伸之辈。
还有什么比鞑靼太子亲自为质子更能表露休战求和的诚意?
元思兰一日为鞑靼太子,卜赤一日如鲠在喉。鞑靼内部忠于老可汗的不在少数,卜赤若对元思兰动手,鞑靼定会生出内乱。
如果元思兰长留在大楚京城为质,卜赤就不能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卜赤今年也快是快五旬的人了,怎么也熬不过年轻的元思兰。
等卜赤一死,元思兰就可以回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