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母子(一)(2 / 3)
几年前,郑氏一族被流放至边关。郑清淮夫妻也一并来了边关。有平国公暗中照拂,郑家人的日子虽清苦,也勉强能过。
只是,人心不足。
晋宁侯夫人希冀着郑家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总催促着郑清淮去军中求见平国公。郑清淮不肯,晋宁侯夫人心中恼怒,时常怒骂儿子。连带着朱启瑄的日子也不好过。
贺祈到了边关后,主动去了郑家。
昔日好友重逢,彼此心中唏嘘感慨,不必多言。
贺祈私下对郑清淮说过:“你先耐着性子等上一等。边关迟早要打一场大仗。到时候,我执掌边军,寻个机会让你进军营,等立了战功,做个低等武将总不成问题。”
至于郑家一众男丁,他没那么多兴趣“提携”。
郑清淮自然听懂贺祈的意思,苦笑着叹道:“贺三,你这般仗义,我心中感激不尽。不过,还是算了吧!”
“我是郑家儿郎,是罪臣之子。我不能摆脱我的出身,也不能心狠地抛下亲娘兄弟们。你‘提携’我进军营,母亲一定会让我想尽办法将兄弟子侄们也带进军营。动静闹大了,于你也不是好事。”
郑清淮坚定地拒绝了贺祈的提议。
贺祈也未急着做什么。每隔一两个月,就去见郑清淮一回。时常带些衣食银子过去。
郑清淮想推辞不要,贺祈毫不客气地瞪了过去:“你以为这是给你的吗?我是心疼我表妹和我的外甥们。”
这几年里,朱启瑄又陆续生了两个儿子。郑家败落了,衣食远不如前。晋宁侯不时刁难刻薄,朱启瑄母子四个的日子都不太好过。
郑清淮只得默默领了这份好意。
三个月前,贺祈接了朝廷的任命,承袭平国公爵位,做了边军主将。郑清淮被逼着到贺家送了一回贺礼,一个字都没多说就回去了。
晋宁侯夫人现在倒是不轻易骂他了。
反正,贺祈重情重义最是仗义,不会对郑清淮袖手不管。郑清淮有出息了,郑家子侄们也有了出路。
今日,郑清淮忽然来找他,还一路找到了程家来,想来一定是有要事。
……
片刻后,郑清淮迈步走了进来。
往日那个嘴贱欠抽的郑三公子,几年间被磨搓得暗淡了许多,也沉稳踏实多了。他心中虽急,却没忘了礼数,先拱手见过程望。
程望忙笑道:“郑三公子不必如此客气,快些请起。”
郑清淮起身后,又冲程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