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之离家(二)(2 / 3)
兄弟三个,见了亲娘立刻活跃起来,立刻围拢到亲娘身边。朱启瑄舒展眉头,目中笑意盈盈:“你们先来见过舅母。”
三个孩子一同站好行礼:“见过舅母。”
程锦容抿唇一笑:“都起身,也别拘谨。以后,你们兄弟三个只管安心在这儿住下。”
然后对朱启瑄说道:“我们家中有西席先生,武师父也有。大郎和阿圆阿满一同读书习武。二郎今年五岁,也到了开蒙读书的年纪。明日起也一同去书房。”
朱启瑄又感动又惭愧:“处处劳烦你们,我心中实在难安。”
他们夫妻都不怕吃苦。可孩子们还小,得有个好的环境,好好读书习武。在贺府里住着,当然比郑家强十倍百倍。为了孩子们,她也只得厚着脸皮了。
程锦容笑着安抚朱启瑄:“你和贺祈是嫡亲的表兄妹,不论这一层,贺祈和郑清淮也是自小一起长大的好友。互相照拂,也是应该的。”
“以后,可别说这么见外的话了。”
“你和郑清淮平日要在医馆,孩子们就在这儿踏踏实实地住着。得了空闲,你们夫妻两个多回来陪一陪孩子便是。”
朱启瑄红着眼眶,点头应下。
……
程锦容早就令人收拾了一个院子出来,足够他们一家五口住的。
伺候孩子衣食起居的人都挑好了,每个孩子身边有两个小厮。另有两个做杂事粗活的婆子。
母子四个两日没见,到了屋子里,孩子们立刻叽叽喳喳地说起话来。
“娘,这里的屋子真大。”郑大郎离京的时候还小,对幼年时的生活也没什么记忆。从记事起,就住在狭小的屋子里。见屋子干净宽敞,心里十分欢喜。
郑二郎的眼睛也在放光:“娘,床榻也很大,我们兄弟三个一起睡也足够了。”
郑三郎抱着亲娘的胳膊摇晃个不停,小脸上也满是雀跃。他说话还不太利索,高兴起来就一声接着一声地喊“娘”。
朱启瑄见儿子们这般激动,既觉好笑,又有些心酸。
这几年,郑家的日子确实过得辛苦。
昔日养尊处优锦衣玉食,一朝沦落成罪臣。到了边关后,每年男丁要服半年苦役,女眷也有差役,每年要做许多棉衣鞋袜。每日饭菜也极其简单,几日才能见一回荤腥。
轮到他们夫妻这儿,偶尔有些肉,他们也舍不得吃,都留着给儿子们吃了。
孩子们长这么大,委实没过过什么好日子。所以,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