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帮我(1 / 5)
入夜,松涛先生的小院里再次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馨暖的灯光下,温庭和九皇子刘显分别伏在松涛先生的左右两只手边,专心温书。
再有三日就是童生试的日子了。
大周的童生试,与以往的朝代不同,取消了以往二月的县试,每年考两次,四月份直接进行府试,分地区在各自的省城进行。合并了县试的八股文、试贴诗、经论、律赋,再加上随机抽取的朝廷官员的命题策论,连考三场,分三天进行完毕,无论是对于考生的实力,还是体力,都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考验。
因为取消了门槛,又不设立推荐和保举,大周朝的学子们,无论出身贫寒,还是官宦世家,均有去应考的资格。
一时间,每年的府试考试,少则几百人,多则上千人,浩浩汤汤比肩接踵考试者,变成了大周朝的一道独有的景致。
通过府试的便可以称为“童生”,参加由各省学政主持的院试。
院试,是童试的最高一级,它由学政主持。院试录取者即可进入所在地、府、州、县学为生员,俗称“秀才”,算是有了“功名”,进入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
而院试录取的生员众,也分三六九等。
成绩最好的称“廪生”,可自公家领取廪米津贴,谓之廪保,又称廪膳生。
其次称“增生”,是指定员以外增加的称增广生员,故称增生、增广生,不供给粮食。“廪生”每省取前三,“增生”每省取前十。
三是“附生”,增生外再增名额,为诸生之末,故称附学生。凡生员初入学。尚未取得廪生、增生资格的生员皆称附生。
各省的“廪生”才有资格,参加每两年一次的殿试。
由大周皇帝携当朝内阁大学士现场命题,考后集体批阅,三日后便可发榜昭告天下。
大周皇朝。成德二十九年,势必是一个改写历史的一年。
因为在这一年中,温庭作为松涛先生的学生,即将参加今年的童生试;而任越,在错过了前年的殿试后,今年也将荣耀为大周的文状元!
“臭小子,再过三日就要考试了,若是这次童生还未中,你会如何?”灯下,松涛先生放下书本。一脸严肃的望着温庭。
“先生,学生自打跟随您学习以来,早已将功名世俗置身世外,读书只为修身修心,倘若有幸得了功名。定当为百姓效力。”温庭平静道,
“温庭哥哥,平日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