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章 我们需要疫苗(4 / 4)
颇有几分忧郁感,不过却被瓶底般厚重的高度眼镜彻底破坏。走在大街上,不会有人去特别留意他的存在。简单到没有任何特点的外观。注定了他就是一个丝毫无奇的普通人。
末日前,方海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研究专业,金字招牌名校和冷门的学科结合。使他成为了研究所的一名药剂研究员。
和所有男人一样,经历了结婚、生子,日益衰老的年龄和亚健康状态的身体,逐渐消磨了钱子明身上所有的锐气。当微薄的工资和飞涨房价之间无法划上等号,漂亮妻子身边出现越来越多比自己有钱男人的时候。“离婚”这个词,也终于提上了家庭事日程表。
一个男人。带着不大的孩子,在租来的房子里过着潦倒的生活。显然,钱子明应该被归于失败者的行列。
很自然的,研究,成了他消磨时间,寻找亢奋感的精神寄托。
南方科研所是当地分拨下来的一个小的研究所,只有三十多名研究人员,除了方海和另外三个人会进出于常年没有维修的实验室,其他的人,都是顶着“权威”、“专家”等耀眼光环的厂长、经理、董事长。
所里和医院常年挂靠,每年都会推出一批新药。与先前的老旧产品相比,新药的疗效更好,见效更快,当然价格也更加昂贵。
每当电视里铺天盖地播放出各种名目新颖药品广告的时候,方海的脑子里总会下意识地出现“青霉素”、“磺胺”、“阿司匹林”等药物名称。
换上一套漂亮的包装,几毛钱的青霉素就能以“新型抗生素”的名义卖出上百元的高价,阿司匹林也摇身变成“强效缓释镇痛药剂”,至于售价,早就超过成本的上千倍。
他们所里几乎每年都在玩这种新瓶旧酒的把戏,决策层也不下拨任何研究经费。对此,方海从不做出任何出格的举动,只是老老实实坐在实验室里,默默做着自己该做的事。
他管不了,也没有权力去管。
ps:
求赏赐,求支持
求赏赐,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