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5 / 20)
于自己的实践。世界发达国家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起步较早,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特别是在建设的思路和组织上,由于理论研究不够、学术准备不足,加之缺乏统一的论证,各军兵种“各自为战”,不仅造成了建设投入的分散,也使系统与系统之间一度相互封闭、难以融合,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在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上,认真汲取了这些教训,基本做到了理论研究先行,从作战需求、战术技术功能到系统的战术、技术结构模式,甚至系统的对抗能力等,都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理论研究和学术准备,从而使有限的投入发挥了较高的效益,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较大成效。
ぷ苤,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挥理论建设经过十几年的艰辛努力,取得了很多成果,为加强指挥建设、提高指挥效能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但是,军队指挥理论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对一些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的研究还欠深入,贴近实际不够,理论阐释不透;对长远建设特别是新军事革命可能引发的一些根本性变革研究不够,存在着“近视”的倾向;一些规定性成果还存在定量分析不够的问题,缺乏可信度和可行性;研究自己如何完成指挥任务多,研究如何在指挥上“致人而不致于人”少;还有许多空白有待填补,等等。简言之,指挥理论研究任重道远。
ざ、进一步发展作战指挥理论,已经成为军事理论战线上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战争历史证明,指挥优势是克敌制胜的决定性因素。特别是在以劣势技术装备对抗优势技术装备之敌的情况下,指挥优势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战场上的指挥优势,来源于和平时期的指挥建设。“科技强军,理论先行”,掌握指挥优势离不开先进的指挥理论作指导。纵观近年来军队建设状况,指挥建设所以成为制约军队建设整体水平提高的“瓶颈”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指挥理论滞后。当前的新军事革命,从某种意义讲上就是一场指挥观念、指挥手段和指挥组织体制的革命,因此,着眼于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需要,跟上世界性新军事革命发展的步伐,大力发展具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特色的指挥理论,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ぞ事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作战指挥理论作指导。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军事工程革命、军事技术革命,经过四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使武器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达到或者接近极限。如在航(射)程方面,一些武
て髯氨傅淖髡椒段实际上已经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