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专利,专营(4 / 4)
不过去的。
就说日本的制造业吧,在高端市场,的确比中国的好很多。虽然中国某个厂商生产的某样产品,能够跟国外的同行产品竞争,但是这个厂商根本就没有办法跟国外的厂商竞争,只因为中国的山寨实力太强横了。不管你是多么高端的产品,聪明劲能够在世界上排前三的中国人,绝对会历尽艰辛仿造出来。最多换一个相差很细微的商标,让你无话可说。
“咱们还是想办法联系一下国内的电子工厂,尽量完成我们系统里面各大模块的国产化吧。现在国外的同行以及感受到了我们的压力,开始降价了。如果等我们的产品衍生出来更多的型号,国内的机床制造企业推出我们自己的数控机床之后,我想咱们国内的数控行业,不管是系统,还是机床市场,都将会是一片血雨腥风。”
在那个来花都数控视察的老人的关注之下,军方对于云非的要求已经答应了下来。赵兴邦那边跟德国的谈判已经结束,以一百八十万美刀每台的价格,购买三台德国ep6四轴联动的加工中心,剩下的几十万美刀,原本是想要投入到云非的新工厂,不过他们要求绝对控股权,被云非坚决而又坚定地拒绝掉了。
云非跟孙麟以及司徒贺云两人商量,他自己一个人出资一千万建立工厂,孙麟他们出人就是,到时候技术跟国家分享,但是研究出来的成果只能云非的公司生产。也就是说,科技部下属的研究院中分管机械研究方面的人,只能利用云非的这个技术,去研究这个四轴系统的扩展系统。
虽然云非既握着专利权,又握着专营权,不过这个研究项目所有的研究资金都属于云非投资,机械研究所出的人员,就相当于替国家省下了这部分的研究资金,并且还为国家储备了高端技术。只不过技术不是资料不是保存在中科院里面,而是云非的工厂里面。在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下,只要云非的工厂不变成外资企业,还有什么不好搞的呢?
这是一个合则两利的事情,老人家也无比赞同这种合作模式,所以孙麟跟司徒贺云的上级领导默认了这个合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