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3 / 4)
以及赵炳彪手下的这些原厂留下的钳工,主要目的就是利用专门的锉刀,对这些用来加工机床导轨以及主轴孔的重型精加工设备进行导轨的精修。他们精修之后,必须要保证这个导轨的精度。
利用光线投影原理,保证十米长的导轨,直线度在0.01mm以内。同时,还得保证平行的两条导轨的平行度、平面度这些最为基本形状位置误差在0.02mm以内。
可以说,精修导轨这个事情,就是九级钳工最为主要的工作,同时,也是九级钳工最为终极的工作。
这些机床,被拆得只剩下带着导轨的床身之后,即使把导轨精修完成之后,也要等一段时间才能开始装配。
云非的目的,不仅仅是进行这些机床的大修。
如果仅仅是这样,他就不需要把那些苏联的工程师带到大山深处的基地里面来了。他把这些苏联工程师带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进行这些老旧机床的技术改造。对于把这些设备改成数控化的设备,他想都不敢想。至少,在没有长达十米以上的高精度的滚珠丝杆出现之前,他都不要想这个事情了。
这些设备,不仅控制方式,是使用的四五十年代的技术,电气设备同样是那样。
云非要把这些设备改造成数字显示的机床。这样一来,在加工过程中,对于产品的质量控制就比原来更加容易,工人只需要看着数显装置上面的数字进行进刀或者退到的操作。
数显控制装置,对于花都数控来说,这是最为简单的东西。这个可不需要工控芯片,只需要加上位置检测装置,再加上能够显示移动部件的相对位移或者绝对位移数据就行了。
对于九十年代的苏联工程师来说,完成他们八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变得完善的技术改造,也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
所以,现在数十名钳工的工作最为主要的就是把这些机床给拆开,把一些磨损的部件重新测量之后,做出新的来进行替换这些机床被磨损的部件。
八级车工,9327厂里面也有,不过就只有两人。其中一个已经五十五岁,在云非接手之前已经办理了内部退养手续,回到东北老家养老去了。剩下的一个,也已经过了五十岁了,现在精力根本就无法赶上三十四岁壮年的时候。虽然老技工的经验相当重要,但是经验这个东西,尤其是在技术行业里面,很多东西都是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东西。
就像有的车工,不用任何参照,用四爪卡盘装夹工件的时候,凭肉眼以及转动卡盘时候的用力轻重,就能够把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