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两次时效(3 / 4)
都有数十吨的铁锭被化成铁水,然后倒进用型砂制造而成的模具里面,变成车床上面的各种零部件。
现在的钢价,可不比后世便宜,甚至是有钱都不一定能够买到。要不是云非的这个厂,是原来九院的9327厂,甚至他都会为最为基础的原材料发愁。
整个大巴山里面的各大工厂,对于钢铁的使用,哪怕在最为困难的年代,都是不缺的,因为同样在巴蜀大地里面的渡口钢铁厂会敞开供应他们。
“老区,现在你们生产,一定要严格地按照工艺来。要知道,这套工艺,可是融合了你们原来的生产工艺,以及苏联的机床生产工艺而来的。虽然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现在目前的情况下看来,应该是最为合适的。”云非在熔炼车间溜达了一圈之后,就准备到机械加工车间里面。
“小云呐,我说,既然十多二十个小时的人工时效,能够超过一年时间的自然时效的效果,咱们用得着进行两次人工时效吗?”云非不说工艺还好,一说到现在的工艺,区远山就是火。
本来热处理方面的设备就不足够,因为以前他们生产的设备,可不是经过人工时效的。当初他们生产机床,计划都是在三年前甚至五年前下达。也就是说今年铸造的床身,一般都会放到车间外面的空地上整齐地摆放着,任由风吹rì晒雨淋,等到三年之后才会进行加工。
经过长达数年的自然时效,机床这些零部件内部的应力,就会在风吹rì晒以及自身重力下逐渐消失,随之而来的就是床身的变形。到时候只要把这些变形的部分加工掉,那样还留在床身内部的应力,剩下的就不是很多了,在jīng加工前面再进行一个时间不长的去应力退火之后,机床内部的还残留的应力就不会多了。
那样生产出来的机床床身,结构就会变得很稳定。
现在九一重工生产机床,不按照原来9327使用了数十年的规矩来走。区远山也知道,如果让这些机床床身经过至少一年以上的自然时效,云非这个私人老板根本就承受不起。
那样一来,估计云非就是有上亿的资金,也会承受不起。按照现在整个九一重工的工资来算,整个工厂,一千多号人,每年光是工资就得好几百万。尤其这些机床床身的重量都是以吨位单位,就拿现在的生产量来说,平均每天二十台,一年就得七八千台设备,这可是得要两三万吨的钢材!这就得好几千万了!
可不管怎么说,也用不着在设备不够的情况下,还做一次仿佛是无用功一般的☆、二次时效处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