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智能工业帝国 > ☆、372收购蓉城工具厂(一)

☆、372收购蓉城工具厂(一)(5 / 8)

,谁愿意来?分来的都是那些在学校里面表现不好的大学生。

导师现在放弃了科学院里面的工作,跑到九一重工这个新崛起的私人工厂里面,不就是为了研究资金?

国家对于新材料的研究方面的投入还是非常大的,但是这些研究资金,到最后能够有十分之一的数额用到真正的研究上面,那就已经是万幸的事情了。要不然,导师绝对不会放弃国家科学院的院士不当,跑来给一个私人企业的老板打工。

中央满天晴,到了地方起风云。

整个国家的大环境都是这样。

要想得到国家财政拨款的研究资金,首先得孝敬好各个方面的领导。这些孝敬从哪里来?还不是得从研究资金里面出?

研究人员的奖金什么的从哪里来?还是得从研究资金里面出!

还有很多方面面的开支,到最后都会算入到研究资金里面。

所以,国家每年对于一些重点研究项目投入了不少的资金,到头来却并没有见到多少的研究成果出来。

这难道真的因为国家的研究水平或者技术水平不行?

当然,那些研究负责人最后都会以这个理由来应付上级。而上级在收到了下面人的孝敬之后,肯定得体谅下级的苦衷,毕竟国内基础不好,研究经费紧张无比,哪里能够这么快就研究出成果呢?研究资金不够,就必须再向上面一层一层地申请加大研究投入。到最后。拨款了好几次,时间过了好些年,到头来,最终,却只能提供一些国外早就过时了的科研成果出来!

王炳坤对于蓉城工具厂有感情,这个从他一负责九一重工的纳米级立方氮化硼项目就来找自己,明显就是先要提携出于破产边缘的蓉城工具厂。

但是蓉城工具厂,除了能够提供一些基础的研究设施,根本就没有任何资格与九一重工的研究团队进行合作。更加不可能取得主动。况且研究项目虽然王炳坤是负责人,但是项目小组的成员可是有着数量不少的苏联人!

这个要想作假都不可能。

在看到合作实在是无法达成的时候,自己老师又说服了他们那年轻的老板,准备收购蓉城工具厂。现在却被市政府给阻挠了

“小郭,究竟怎么回事儿?”听到郭川这样说,所有的工人都围了上来。

工厂只要被九一重工收购,即使不能拿到九一重工那些工人那样高的工资。至少,也能比现在每个月领着的最低工资高上不少不是?

九一重工如果收购了蓉城工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