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智能工业帝国 > ☆、402蓉城飞机厂

☆、402蓉城飞机厂(3 / 5)

连苏联的苏30也无法仿制成功。

造成这一事实的原因有两个:材料以及机械制造技术。

而反映最突出的就是被称之为飞机心脏最为关键的核心部件——发动机!

稍微了解一点飞机制造的人,或者那些关心国家国防事业的军迷就知道,中国的战斗机之所以比国外落后了两代以上的水平,就连二十一世纪让所有中国人为之自豪,开始被划分为3.5代战机,最后更正为☆、三代战机的歼十,使用的发动机都是从老毛子的俄罗斯进口。

中国的机械制造技术以及材料方面的落后,在加上电子工业本来就基础薄弱,可以说是在十年大动乱之后才开始起步的。

凭借这些落后而又薄弱的基础,要想制造出属于这个世界最为先进的发动机,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九一重工的出现。尤其是九一重工现在开始研究是四轴联动加工中心,对于中国的制造技术有着质的提高。如果在给九一重工一些时间,让他们研究出五轴联动的加工中心,虽然中国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国外那样的庞大的数控机床保有量(数百万台),但是制造技术在小规模还是能够跟国外进行比拼的。

就像核武器方面一样,世界最为庞大的两个阵营的带头大哥都拼命地制造、储备,使得各自武器库里面都存储着足够毁灭整个地球数十次上万枚的核弹头,每年光是维护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而中国,同样是一个核武器大国,不过贫穷的国家经济不允许国家储备太多的战略核武器。库存不过数百枚,但是没有任何人敢小窥中国的战略核力量。

或许,如果中国当年不是那般贫穷落后,也没有经历过十年大动乱,中国的战略核力量,即使少,也不会比两个龙头大哥少多少的。以太祖那种强烈想要赶美超英的心态,想要成为世界☆、一大国,中国完全不是这个样子。

至少。事关中国国家安全的军事工业,完全就是另外一个模样了。

想象一下就知道了,中国当年搞核武器,可没有任何国家的援助。就连当时跟中国还处于蜜月期的苏联老大哥,宁愿向中国卖原子弹,都不愿意提供搞原子弹的技术。

中国的老一辈在落后的基础条件下,短短几年时间就搞出了原子弹以及氢弹。并且把东方红给送上了天。

如果中国当年集中全国的力量如同搞原子弹以及航天事业那样搞航空事业,中国的飞机工业就绝对不会是目前这样的情况。同样,数控机床的研究沿着当年☆、一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