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智能工业帝国 > ☆、432打脸

☆、432打脸(4 / 5)

“呃……”游志俊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这事情……

“蒋副总,张总监,这事情请听我解释。咱们金陵市政府也是有苦衷的……”在游志俊不知道应该怎么说的时候,万军辉也知道。这事情如果解释不好,这次金陵市政府的招商引资就彻底歇菜了。

少上数千万的投资对于金陵市政府来说并不是什么大事情,但是数千名工人造就的财政包袱。根本就没有办法丢掉。

难道金陵市政府得到的消息是错误的?

或者说九一重工的危机,并没有他们分析的这么严重?

更或者,九一重工因为身在居中,自身没有任何一个人意识到?

九一重工没有意识到他们自身的危机?

这可能吗?

他们收购金陵重工,应该不会是心血来潮吧!

截止目前为止,中国国营企业中,金陵重工是破产或者被收购的国营工厂中规模最大的,国内虽然有着很多的机械厂,但是那些大型的机械厂,即使不景气,咬着牙也能够苦苦支撑。

那些规模不如金陵重工的机械厂,要么已经倒闭破产。要么就是已经彻底改制或者由私人承包,改行生产一些市场需求很大的机械类产品。

“蒋副总,金陵重工的情况您也看到了,公司不景气,只能靠着贷款发工资。这样的工资对于那些有着一手丰富的技术的熟练工人来说,太低,所以……”万军辉一边组织着语言,一边对着九一重工的解释道。

沿海一带的轻工业迅速崛起,对于熟练技术工人的需求量非常庞大。

卡马特做人才贸易,不仅仅是从已经倒闭了的苏联地盘上网络人才,对于国内那些濒临破产的企业的熟练技术工人挖掘更加是变本加厉,很多工厂的熟练工人都被成批地挖走,尤其是集中了中国差不多三分之一的熟练技术工人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流失是最为严重的。

看到卡马特在人才贸易上面赚取了大量的资金,很多有着背景的人,也把精力投入到这里面。甚至有些不景气的厂的管理人员,主动把自己手中的那些技术工人给卖给那些专门从事人才贸易的公司来谋取自己的私利。

反正企业都要破产了,这些工人到头来不是自己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自谋生路,就是被那些缺人的公司给网络。与其这样,还不如从他们身上赚一把。

就因为这样的事情,很多不景气的国营工厂的管理者都成为了中国那批最先富起来的人之一。

他们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