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智能工业帝国 > ☆、1151技术买卖,大有搞头(☆、二更)

☆、1151技术买卖,大有搞头(☆、二更)(3 / 4)

还敢这样动不动就派出侦察机往中国领空飞么?人家即使损失几架飞机也不过损失数千万美元,中国能够损失得起?没钱,每一架飞机都得小心翼翼地保护着。

就如同前段时间云非听到黄乔松说歼十试飞的时候,为了保住飞机,好些次飞行员被地面指挥塔强制要求跳伞,驾驶员最终也是咬着牙把飞机给飞了回来。

与以往那个世界不同,这一次,歼十因为一开始的时候就是132厂私自搞的项目,研究经费紧张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

那些试飞的飞行员自然也就更加不愿意舍弃任何一架样机。在加上国家局势的变化莫测,美国人炸了中国的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短短两个月,为了加快进度,从南斯拉夫被北约轰炸开始到现在,样机摔了一架,飞行员则是牺牲了三名。

是否还有更多,云非并不知道。也不想去知道,太揪心了。

这一切都是钱闹的。

像美国那样有钱的国家,人家的飞行员在飞机出现故障之后,即使发现飞机还有着很大的可能性安全地开回去,但是很有可能没命,人家☆、一选择就是跳伞。即使最先进的f22,价值超过两亿五千万美元,价值堪比黄金的顶级战斗机,人家都不会眨眼。不就是两亿美元嘛。没有瞧着咱们军方的预算都是超过千亿了?摔了马上再生产一架样机就行了。

而中国不行。

没钱,就没法开发技术,没有技术,就无法获得更多的钱。

这是一个死循环。

正是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个,所以国家的很多科研院所跟各大公司合作,很多的大学同样跟一些企业合作,一方出技术,一方出钱,这样一来就有效的降低了国家的财政支出,把钱用到更加需要的地方去。

只不过,目前国内的校企合作,院企合作,双方的权利以及义务都没有太过明确,有可能是应该给钱的觉得研究进展太慢,不愿意继续出资;也有可能是搞技术的觉得企业资金出得太少,严重拖累了研究进度,不愿意再合作下去。

只有九一研究院这样的模式,才应该是最为合理的。

根据市场需要自己开发一些专业技术,自己投资研究,自己控制研究进度,然后自己制定价格卖出去。这样只要研究院的资金链没有问题,用卖技术的资金养新的技术开发,这完全是行得通的。毕竟很多卖出去的技术都不是专门研究出来的,只不过是顺带而已,就如同当初蒋建兴卖出去的去离子水在表面处理的运用一样。

很简单的一个技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