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祠堂(4 / 8)
都留下了南宫世家的痕迹。在南宫府的宗祠里,供桌祭台上,那密密麻麻、数也数不清的牌位是像梯田一样一阶阶地往上放,上面的大多数名字让不少文人学子看了估计都想要屈膝。
而萧家的宗祠牌位才不过稀稀落落地摆了三层而已。
这么说吧,如果说官语白的家族是几代传承的将门世家,那萧家就是将门中的暴发户,是在老镇南王这一代才崛起的。
话说老镇南王本来不过是一介白丁,因为家中贫寒,无以度日,才去当了兵,谁知道得了当时还是韩大将军的先帝的赏识,一路扶摇直上,最后成了萧将军,还跟随先帝将前朝覆灭。
一步一步,全都是老镇南王拿命换来的。
有道是:“一人得道,鸡犬飞升”。萧家是自此才算是成了一“族”,还建了宗祠,连着老镇南王的双亲、祖父母的牌位都供奉到了宗祠中,所以镇南王府说着是藩王,这祠堂装饰得也恢弘、庄严,可是顶不住牌位少,自然就显得寒酸。
祭祀大堂里已经有一个嬷嬷在供桌前备好了两个簇新的蒲团,一个是给萧霏的,一个是给南宫玥的。
族长儿媳含笑道:“世子爷,世子妃,赶紧上香磕头吧。这里有十五个祖宗牌位,每个牌位磕三个头。”后面那句是为了南宫玥而解释的。
等到全部磕完了,才算是完成了庙见的程序,表示南宫玥和萧奕的婚姻已取得萧家祖先的同意,以后南宫玥具有参加祭祀和过世后被祭祀的资格。
萧奕和南宫玥双双跪下,认认真真地一一磕了头。
等到磕完四十五个头,南宫玥的眼睛都有些发黑,萧奕眼明手快地扶了她一把。
萧霏在一旁一直看着南宫玥的一举一动,乌黑的眸子中盈满了笑意,心里为大嫂感到高兴。
接下来族长便亲自开了族谱,在萧奕的旁边,写了“妻南宫氏”几个字,如此,算是完成了庙见。
上了族谱后,族长萧沉和几位族老把镇南王、萧奕夫妻俩和和萧栾请了过去。
正厅中,那些个女眷早已经退下了,只剩下了萧家的男人们。
待镇南王一家人一一落座后,一个半头白发的族老便对镇南王道:“侄儿,阿奕现在大了也成家了。我们几个老骨头也算没辜负你父王在世时的嘱托。你父王临终前与我、你六叔父,还有你四叔父、五叔父和七叔父说了,等阿奕成年后,就把他留给孙辈的一些产业平分给阿奕和栾哥儿两兄弟。”
他说话的同时,留着山羊胡的族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