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英才汇聚(3 / 5)
仅仅是两位练气成罡的参赛选手,就让那些冷眼旁观的世家和皇宫中的何太后心绪不宁。尤其是这场科举的盛况,还有天下各州对于开启科举的车骑将军李源赞誉风潮,更是让最初决定冷眼旁观的世家和何太后都觉得不怎么舒服了。
毕竟,这可是两位练气成罡级别的人物!
王越哪怕仅仅擅长步战,并且典韦据说也没有什么从军的经历,但是练气成罡就是练气成罡,汉室中能够有这种以一敌万强者的世家都算是稀少,更不要说尚有数十位内气离体和数千蕴养内气中阶以上的存在。
可以说,看到李源一次武举就收拢了这么多的人才。洛阳的世家们则是觉得有些愤怒和担忧,对于李源麾下实力的再次壮大而隐约不安了。而何太后更是觉得有些后悔,自己刻意将李源在旨意中凸显,试图将其当成世家怒火靶子的行为似乎变成了让李源名声暴增的情况——科举传遍天下后,旨意中的主使者李源,一下就成为了无数寒门士子和不得志人才眼中的大救星了!
当然。现在哪怕是何太后后悔也已经晚了。
毕竟,她不可能左右李源的决定,更不可能下旨将科举的旨意收回来,那样无疑是对现在勉强恢复了一些威望的皇室再度重击。
可是对于何太后而言,现在对于李源的感觉越发的担忧和畏惧,恐惧如果李源的实力继续膨胀下去的话,出现王莽那样篡位的事情也不是不可能。而现在的话,何太后还能够勉强在皇宫中忍耐下去,期望世家能够主动跳出来和李源来个死活对掐了。
不过。对于现在校场上热闹非凡的武举,那些参与武举的考生们都在为自己的未来而奋斗,没有几个人去考虑科举给世家、皇室带来的冲击……
……
相比吸引世家、何太后和洛阳其他人士注意力的文举、武举,那被称为杂举的百工考试就显得不怎么受重视了。
大概一千五百人的百工考试考生,在世家、何太后等人眼中尚不如仅仅只有数百寒门士子的文科更重要。并且在洛阳城之中,那些不时讨论文举、武举相关情况的人们,也本能的将这些有着精湛手艺的工匠们给忽略了。
毕竟,对于《真三国无双》世界而言。东汉末年的这个时候虽然还没有达到主世界明清时期那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被洗(蟹)脑(蟹)程度。但是强大的个人力量和社会主流观点。对于工匠的注视也就是关注与其能够生产出来多少东西和手艺,对于没有多少力量的百工行业态度也就是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