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大时代之金融之子 > 第十二章1984年的大事和移民潮

第十二章1984年的大事和移民潮(3 / 4)

在这种大背景下,股市也跟着震荡起来,恒生指数持续不断地滑落,到84年年底,恒指跌了六百七十多点。

更严重的是,很多立足于香港的大企业纷纷宣布将迁移注册地。84年3月,成立有150年之久的香港怡和集团宣布,由于对香港前途问题的担忧,决定将注册地由香港迁至百慕大。消息一传出,整个香港工商界发生动荡,恒指因此急挫62点。

由怡和开始,香港企业刮起了迁册风,很多大企业的股票价格急挫直下,正是钟石建仓吸货的好时机。

想到这里,钟石再也坐不住了,走到电话前,拨起了国际长途。

那个时候还没有程控电话,只有拨盘电话,钟石每次见到这种古老的电话,心中都会升起一种亲切感。

在摩根士丹利做交易员的时候,每天对着这种电话,要打出上百个电话,整个交易大厅都是“铃铃”和“砰砰”的接挂声。投行并不是买不起新的先进的电话,之所以青睐这种电话,是因为它们摔不坏!

交易员每天面对数以千万、甚至是亿计的交易,数百万的利润的赔赚都在转眼之间,所以别指望这群情绪反复无常的人能温柔地对待电话。

这年头打个国际长途很不容易,要先打到当地的电信局,然后再由电信局接到华东南都,再由那里接到燕京,最后才接到香港去。这一趟下来,至少也需要半个小时,而且电话费也很昂贵,所以一般都是廖承德打过来的。

“喂,钟生?”等待了快一个小时,电话那头才响起廖承德港式的普通话。

“港农,最近香港怎么样?”钟石早就等得不耐烦了,说话也不会客气到哪里。

听到钟石叫他“港农”,廖承德就叹了一口气,心中升起一股无奈。1978年,香港TVB播出了一部电视剧《网中人》,其中有一个男主角叫阿灿,是一个从大陆偷渡到香港的农村小子,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形象。后来“阿灿”在世界华人地区成了农民、愚笨的代名词。

不过廖承德自从遇到了钟石,就不敢再轻易说这个词了,这个小孩不仅精通粤语,而且对香港社会的各种现象都有所了解,最重要的是,廖承德本人也是从大陆偷渡到香港的。

“钟生,现在香港简直是一片混乱,好多人都打算移民了,生怕工农党接香港,将他们平均了。听说李嘉诚先生也要到外国投资了,咱们还买不买长实的股票啊?”廖承德压下心中的胡思乱想,将他知道的一切,如实地告诉了钟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