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易手(一)(2 / 4)
收购的命运。自从上一次聚会结束后,他就开始密切注意起自家产业股价上的变化,至少说明他还不是个纯粹的花花公子。
赵家的高层,特别是赵家杰的父亲,赵家这一辈的掌舵人赵世雄还很欣慰,心想这个潜在的接班人也开始学会关心家族产业的业务,甚至在他的心中,还打算再过段日子让赵家杰去执掌一家小型的下属公司。
心怀鬼胎的赵家杰和仍然被蒙在鼓里的赵世雄哪里知道,一场针对他们集团的收购战已经悄然地打响了。
虽然赵家杰每天都在观察股票市场,但是以他那点微末的道行。又哪里看得出来这些投行部门的高深策略?他最多只看到,自家的股价在新年后的某个时段突然莫名地暴涨起来,不明就里的他还以为这是件好事,也就没有再把收购的事情放在心上,可实际上他却是错过了一个很好的反收购的时机。
要知道,在知道有人收购的情况下,华德地产的董事会完全有可能准备一套反收购的策略,就拿股票市场来说,他们完全可以在前期对方吸筹的过程中抬高股价,然后抛出一部分。等对方震荡的时候再将卖出的份额重新吸纳回来,在这一出一进的过程中,华德地产的资本利得就会多出不少,也能让对方付出更大的代价。
甚至更为严厉的是。在知道对方收购意图的时候就请入国际投行的团队,例如像古德曼和斯坦利这样在并购业务上经验十分丰富的国际大投行的团队。如果对方是现金收购,虽然最后也不一定能保全公司,但至少能卖个足以让大部分人满意的价格。而要是杠杆收购,是否收购成功还要两说呢。
要知道,八十年代的资本市场基本是并购基金和债券基金的天下。尤其是并购业务,更是产生了不少蛇吞大象的经典案例。往往一家并购基金联合上债券基金,特别是垃圾债券基金,通过高杠杆的融资,能够吞下一家市值数十亿美元的大公司,而这些并购基金在吞下这样的公司后,通过重组包装,将公司的业务逐项出售,在获取最大利润之后还能全身而退。
事实上,在索罗斯创造性地在九二年盈利二十亿美元之前,华尔街年度最高收入的保持者是垃圾债券大王迈克尔米尔肯,而他那一年的大部分收入都是在并购过程中通过发行垃圾债券所获得的。
垃圾债券是指那些评级在标普公司BB级别或穆迪公司Ba级别及以下公司发行的债券,往往这些债券违约的风险较高,但是收益率也相应比普通债券要高上不少。
只可惜赵家杰一时的懦弱让这样的机会白白地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