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5章 :(2 / 6)
肯作诗,宝钗按照他们如今所居的住处随便起了菱洲、藕榭,最后方到史湘云,急急忙忙地道:“你们也给我起一个好的。”
探春道:“云妹妹住在千竿翠竹掩映的潇、湘馆里,只是心胸阔朗不爱哭,也不好叫潇、湘妃子,但云妹妹有魏晋风流,叫竹林游士如何?”
宝玉拍手道:“妙!竹林有七贤,极恰,云妹妹就是有竹林七贤洒脱不羁的性儿。”
宝钗笑道:“你也不多读几本书。”
于是,各人别号定下,又定了诗社的规矩,探春先起一社,拟海棠为题,点香为限,旁人都去苦苦寻思,只有黛玉或是倚着栏杆看院内秋色,或是和丫鬟嘲笑,或是轻抚梧桐,直到众人念完了宝钗的诗,李纨推她的诗有身份,随之念了宝玉和湘云交上来的稿子。
湘云与众不同,一口气做了两首,众人暗暗喝彩。
黛玉见他们都完了,才拿了纸笔一挥而就。
众人看完,齐声道:“好!该当以这首为魁!瞧她还神机妙算不能。”
黛玉心里却想魁首绝不会是自己,也不会是连做两首好诗的史湘云,果不其然,听李纨说道:“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
别人都没接话,只探春道:“评得有理,世外仙姝当居第二,竹林游士第三第四。”
无论谁评,都是宝玉压尾。
宝玉犹在乱叫斟酌,似是对结果不满,旁人都不理他,黛玉向众人道:“如何?可知我前头的话不错,今儿个海棠诗的魁首是蘅芜君。”
宝钗忙倒了一杯酒,道:“谨以此杯相敬。”
众人都是一笑,又限定每月初二、十六两日作诗,起名海棠社,略用酒果,方各自散了。
黛玉一面往房里走去,一面思索今日“秋爽斋结海棠社”之景,新雅别致,各人诗词都别具一格,虽不知原来命运该当如何,但她觉得自己应该叫潇、湘妃子,而不是今日的世外仙姝。当然,宝钗第一定然不曾改变,这可是李纨和探春评出来的。
才回到房间,雪雁走过来道:“姑娘,吩咐的僧袍僧鞋都得了,业已收拾妥当。”
黛玉忙道:“可单独给行虚小和尚做了?”
雪雁笑道:“做了,做了一身秋天的,又做了一身冬衣,我亲自做的,冬衣夹层里絮着厚薄均匀的新棉花,棉鞋用的也是新棉花。距去年也有一年了,我想着行虚小和尚定然长高了好些,衣裳鞋袜尺寸都放大了些。”
黛玉点头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