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雁归红楼 > ☆、第三百五十九章

☆、第三百五十九章(1 / 4)

雪雁这才知道这钻石原来是这么来的,只不过这里怎么会有英文报纸的?雪雁好奇的用两根指头把报纸捻了起来,翻来覆去看了半天,愣是没在版头找到印刷时间。她不禁笑问:“这该不会是这里人自个做的吧?只怕这上头的也不是新闻,是旧闻了。”

吴均瑜耸耸肩道:“那帮金葵花会所的夫人们,没事干总得有点休闲的事做。再说有人来也有人走,新闻不停的被带进来,她们没事就把这个编成册子,只在女子会所里传发。”

雪雁突然笑道:“我突然想起来,若是办报纸,只怕能赚不少钱呢。”

吴均瑜无奈的摇头:“你异想天开了,现在虽然印刷术已经活跃起来了,纸张也比以前便宜很多,但始终是在没有机器的年代,成本就很难压下去。这样一份报纸的成本至少要在五铜,另还要算人工费,伙食费,房屋赁租费,每份报纸的售价至少要二十至五十铜才能保本。所以现在也之后几家报房办着官报,也就是邸报。也只售给官吏,士绅,商人。平常人家谁会花这么多钱去买份报纸?”

雪雁一时没转过弯来,她打小进了林府,过的就是比外头好了不知多少倍的生活。从里就没想过,外头的普通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这五十铜对她来说,还真就跟五分钱一样,没放在眼里。

吴均瑜见她这般茫然,笑着解释道:“我打个比方你就知道了,一个普通人家,我们算四口人,父母加两个孩子,京城里一吊两百铜才算一两银子。女子一般浆洗缝补为生,男子有做贩子的,有去府里当差的,但不论做什么。一月的月钱也才二两银子,女子洗一筐衣裳是五十铜,一月下来,就算每天洗一筐。也才一吊五百银子,也就是一两银子三百铜,父母两个加起来才三两多点银子,加上子女打点零工,撑死了也只有五两银子。

“每月开销,就算最低赁租屋子也需一两银子,那还是最破的草屋,稍好点的就得二至三两。这便罢了,每日吃喝采买,一月算下来。也得一两银子左右,这就总共去了三两银子。另还有各类杂物开销,子女若是读书又有开销,一年至少还得做一两次衣裳,七七八八加起来。这每月的五两银子也才刚够用罢。”

雪雁诧异道:“可我听刘姥姥说,那二十两银子,够她们庄稼人一脸的花销了。怎么会像你说的那么多?”

吴均瑜无语了:“那是庄稼人,住在郊外,当然不可同等看待。庄稼人本就是靠地吃饭,米面粮食可自产自用,自然省了不少的花销。再说庄稼人也少有虚荣之人。不在京城里住着,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