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1 / 7)
段志乾在处理同沧市的问题上采取的手段是殊为不智的。这也充分反映了其没有任何从政经验的缺陷,从国企一个副厅级的行政岗位上调任地方市长,这一跨步不可谓不大,真要从干部管理条例上去深究的话,在段志乾的任用上无疑已经违反了组织原则,但这种事情并不少见,无非都是当权者的一句话,领导说行就行,谁也不会傻的去较真,放在别人身上,先别说从事业单位调任政府正职,就是从政府副职到正职,恐怕也都得严格按照干部管理条例上规定的要求一步步的走过去,还不见得能从副的变从正的,僧多粥少的局面在官场上永远也不可能改变,华夏国最不缺的也是人。
同沧市的问题终究是按照黄安国的指示去执行,段志乾虽然拧着一股劲要到海江来跟黄安国在官场上较个高低,但眼下的情况并不是他一时能改变的,黄安国比其更早到海江,也经营了一年有余,周志明离开海江更是给了黄安国立威的绝好机会。段志乾即便是有真本事,也不可能短期内扭转这种局面,何况是龙是虫还得看过了才知,段志乾是否是个可造之材,也得观察后才能下定论,段向华将其放到海江来,除了是对自己儿子终于不想再无所事事感到欣慰外,也有想看看其能力的想法,真是个人才,就好好培养,不成器的话,也赶紧退出官场,至少段向华在位的时候,只要段志乾不是干了捅破天的事情,段向华还是能保自己儿子全身而退的。
段志乾都不知道自己父亲是怎么这么快就得知消息的,同沧市的事情发生后的第二天晚上,段向华就打来了电话,批评了段志乾的做法。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群众是构成这个社会的最广大群体,一味的强硬只会激发更深层次的社会矛盾,现在的社会矛盾已经越来越尖锐,两极分化,收入分配不均是矛盾最集中的冲突点,中央一再下发文件要求地方维护稳定,不仅是社会秩序的稳定,包括经济上的稳定,群众思想的稳定等等都是现下政府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任何一件小事都有可能成为触发矛盾的导火索,不怕万一,就怕一万,这也是为什么对待群体事件一定要谨慎处理的原因,对老百姓,只能靠安抚,一味的强硬只会带来更大的反弹,你自己多想想吧。”
段向华对自己儿子的事情十分上心,不仅在抽空关注着段志乾在海江的作为,亦是第一时间打电话教导着自己儿子。
段向华希望自己儿子能听的进去,他讲了这些,能不能领悟也只能看段志乾自己,讲了这些,段向华就要挂掉电话,却是被段志乾叫住,“爸,何老的遗体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