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部分(3 / 6)
,但他特别尊敬有文化的人,天天自动自觉到老师办公室帮忙打扫卫生,文革时谁都迫害老师,就他没有参与。后来偷偷摸摸搞“投机倒把”,差点被关起来,改革开放算是把他给救了。他脑袋活胆子大又能吃苦,从南方进货到北方来卖,靠着批发曲别针发了家。
孙父这辈子唯一俩缺憾,一是老婆在他去南方忙着赚钱时给他戴绿帽子,没办法只好离婚。但他顾念旧情重情重义,还是给了前妻一处房子外加三万元钱——这在当时已经是笔很大的数字,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儿子。
第二个遗憾就是孙建军不争气。为了这个儿子孙父没少折腾,不但把积蓄全给了前妻,还一直没再婚,怕继母对儿子不好。为了让孙建军上离家最近的学校,不至于早起晚归遭罪,给厂矿子弟高中又捐了一大笔钱。找家教、聘老师,什么招都用过了,更不用说吃穿用度和每天必不可少的零花钱。可惜孙建军一点不长脸,不是全年级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二,偶尔倒数第三他爹都能乐两天。
但这些一点也不妨碍孙父认识陈纪衡。
太有名了,总要在校长召开全校家长会时在前面做学习经验谈。不过毕竟陈纪衡跟孙建军不是一个班,孙父刚开始还没认出来。一对上号立刻十分惊讶:“你……你这是……”心道,难道自家儿子又闯祸,把人家给打了找上门来?回头狠狠瞪了孙建军一眼。
孙建军缩缩脑袋,没敢吭声。
陈纪衡一派坦然:“我和孙建军是好朋友,今天有空想来给他补习补习数学,您看方便吗?”
这可大大出乎孙父意料之外,愣了一会反应过来,顿时欣喜若狂笑逐颜开,忙连声道:“方便方便,怎么不方便!”侧身往里让,“快进快进!”
陈纪衡笑笑,脱下鞋,跟孙父进了屋,剩下孙建军一个人,站在门口目瞪口呆。孙父瞧自家儿子那副傻样,抬腿照他屁股踢了一脚:“干什么呢?快进去!”
几个人坐到客厅沙发里,孙父高声道:“小翠,小翠。”
小保姆跑过来:“孙哥。”
“去,拿点水果零食,还有饮料,都拿来拿来。对了,把海南带来的椰子汁冲一杯,还有椰子糖。哦,还有内蒙的牛肉干……”
“孙叔叔,不用这么客气。”陈纪衡是见过世面的人,高中以前父母总带他出去吃饭,因此说话十分得体,一点没有一般高中生的腼腆小气。
孙父呵呵笑道:“尝尝,都尝尝,挺好吃的。”
陈纪衡拈起一颗椰子糖,拆开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