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中国特色(2 / 4)
二次或者更多次的成功。
每年在巴黎时装周亮相的设计师很多。得到再多好评,充其量不过赢来一个知名设计师的名头。没有人会把大师地名称送给你。从这方面来说,董洁也是幸运的,她的国家她的年龄她的成才之路,因为太过与众不同而引起地震海啸般地反响,让人们在惊叹之下,不吝啬的把大师的名号赋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的成功不会被复制,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往往占得先机,后来者再如何惊才绝艳,都不会再享受这种殊荣。
董洁很清醒,所以她很认真的准备了这次发布会的新款。
进入二十一世纪,尽管新款层出不穷,设计师的天空群星璀灿,各种新锐设计让人眼花缭乱,可是时尚界却在感叹:这是一个缺乏大师的年代!
何谓大师?就是凭个人的影响,可以带动时尚潮流改变时尚风气,或者说他的新作,能做为某种流行的标志,建立影响全球的时装文化。
二十一世纪没有人可以做到,但是八十年代的现在,董洁却有一个机会。
八十年代末,国际上开始兴起职业装,但只是新吹起了一股风,并没有哪位设计师的作品完全诠释出一种出色的系统的风格,时尚女装,仍然是高雅婉约性感的女性化唱主角。
董洁第二次亮相巴黎时装周,发布会的主题叫做:中性的魅力和诱惑。
大山不是很理解她的设计思路,他有诸多事要处理,虽然开的是服装公司,可是并没有充裕的时间,也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设计层面的东西。他只是信任董洁,一如既往的支持她放手去做,相信她会做到最好。
“不过,我没有在你的作品和设计里看到中国本土的元素,觉得有点遗憾。”
他翻看着挂在工作室的衣服,“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汉、唐、宋、元明清,哪个朝代都有非常辉煌灿烂的服装文化,你常说是中国古老的文明给了你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咱们在国外,人家也因为你生长在中国给了你格外多的关注,可是,你的设计上却没有表现出中国特色。”
正是喝下午茶的时间,董洁一早拉了大山去超市采购到需要的食材,拿了有配图解说的书做老师,自己钻厨房捣估了一下午,用烤箱做出了几种卖相还不错的甜点。泡了壶香茶,放托盘上一起端出来,招呼大山一起品尝。忙碌的工作之余,下厨是一种调剂,自己动手制做的过程和食物的甜香有助于她理清思路。
听到大山的话,她笑道:“哥,你说,中国特色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