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婚礼(2 / 7)
订制地。其余如地上铺地地板、头顶的吊灯、一整套配套地厨房用具包括碗碟,都拣那称心如意的买。“结婚嘛,一辈子只有一次,这是我自己的家,当然要尽量做到最好。”
邱鹏飞的朋友同事过来参观新房,个个都对新娘的品味赞不绝口。
“这新房布置的,硬是要得,嫂子不愧是在大公司做经理,瞧人家这眼光,又大方又高雅,这屋子弄的,北京大饭店的高级套房也不能比嘛。”
“啧啧,这得多少钱砸进去?就这摆设,我们靠死工资过日子的工薪族可不敢想。”
“嫂子人长的漂亮,又能干,鹏飞,还是你小子有福气,让人羡慕死了……”
同事的恭维一方面给邱鹏飞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同时也让他有一种异样的别扭感。他嘴里客套着,心里却在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工作,做出个样子来,最起码,不能让人小瞧了,说他挣的没有老婆多靠老婆吃饭,这是关乎到男人面子的原则性的根本问题。
婚宴摆在一家比较高档的酒店。请的都是新郎新娘双方相熟的亲友,人不算很多。邱鹏飞是唐山人,家里还有个哥哥,已经成家,和父母生活在一起。选择在北京摆酒席,是他和陈雪商量后共同做的决定,把父母接来,趁着天气好,在北京玩几天,就当旅游了,他们两个工作都忙,约定年底再回双方的老家认亲。
大山和董洁坐的这桌,都是老朋友。
赵杰和杨翠花带着儿子,常亮、陈秀秀抱着女儿也是一家三口,黄盼弟和丈夫,加上姜红叶和张牧,不算小孩子,正好十个人。
安排酒席名单时,陈雪考虑到这帮老朋友很久不见了,特意把他们放在同一桌,不去讲究男女分席的传统。
大山在来宾名单上看到陈学敏夫妻的名字。广东造假风波后,夫妻俩个清偿了罚款,虽说没有背上一屁股债,但多年努力已经付诸东流。他们尝到了自己做生意的甜头,不甘心两手空空回家乡清苦度日,就从陈雪那儿借了一笔钱,换个地方,接茬干个体。到底也是捱过苦日子的人,辛苦些手脚勤快些,如今终于缓过口气,和从前风光不能比,勉强也算过上了小康生活。她们是本家姐妹,陈雪又帮了陈学敏的大忙,于情于理,这个婚礼都要出席。
她夫妻俩个没有与大山和董洁坐在一桌。这倒不是陈雪怕双方仍有心结,实是这酒席不多不少正好是十人桌,大山这桌十个大人加上两个小孩子,想挤也挤不下了。那十个人,哪个与陈学敏对换都不妥,索性两下里分开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