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货比货(4 / 5)
有心理准备,也不觉得有多失望。
国外的纺织业,经过上百年的机械化生产,工艺不断改进,早已经把固步自封的国内工艺远远落在身后。
记得从前看过一个电视剧,故事讲地是清朝末年,一位外国商人,拿了一块他们生产地丝绸方巾,向中国人发起挑战。他说:中国虽然从事丝绸产业有上千年的历史,虽然有大量从事丝绸制造地艺人,可是没有人,没有人可以做出比他手里这块方巾更薄的丝绸制品。中国的手工业已经落后了,机械化发展才是主流,是更优秀的!
国内丝绸业的有识之士不服气,他们发动了无数人,走访了许多优秀的老艺人,最后做出一块相同大小、薄如蝉翼的方巾,很自信的回应对方的挑战。两块方巾一起从城楼上松手,任它们自由飘落,国内的方巾以些微差距,先行落地,中国输了。
“哥,像意大利这种工艺,国内一些老艺人也做得出来。”
呃,就是不能进行批量化生产。丝绸是有语言的,懂得丝绸的语言,才能做出更好的产品。一些有祖传手艺、从业近一辈子的老艺人,他们对丝绸的了解,可以达到一个相当深的高度。
他们可以用最原始而简单的生产工具,做出精美到让人赞叹的产品。不夸张的说,单从外观与质量来说,更在最好的机械化工艺生产出的产品之上。
可是,懂得高级丝绸工艺的的老艺人越来越少了,许多传统老工艺面临失传。而国内机械化生产的现状是:缺乏优秀的工艺,没有办法获得那种恰到好处的柔软、光泽和手感。这也是他们建厂的初衷啊。总之,有问题不怕,想办法解决就是了。
“我们有我们的优势。毕竟是历史悠久的丝绸大国,从事丝绸织造的民间艺人很多,他们能做出高档的丝绸品种,比如漳缎、塔夫绸、留香缎、风景古香缎等,这都是我们国家独有的,有些工艺都快绝迹了。”
做丝绸制品,自然要多方面收集相关资料,这也是与外商合资办厂争取引进先进工艺流程的谈判中,会派上用场的谈判条件。
历史悠久的丝绸古国,自然有自己的传统优势,外国人也不敢小瞧。双方商定,会派专人,不遗余力与从事丝绸织造的民间老艺人联络,取双方之长,研发更多更好的面料新品种,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在原材料方面,赶上国外先进水平,甚至赶超国外先进水平,这是董洁的希望。人有我有,人无我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哥,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