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无奈(2 / 4)
进京,还是孩子的兄妹俩,却一手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并赚来大把钱财,无论什么时候。经济独立的人说话总是有底气,这么出息又有主见的孩子,长辈们再想管教就有种无从下手的棘手感。况且,不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再怎么急欲表示出长辈地关爱,到底隔了一层,人家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便是为人处事上长辈们有不同的意见,说话之前也得三思,郝璐那种说的轻点重点都无所谓的模式不能照搬。
董洁很擅长与上了年纪的长辈打交道。在沈阳时又有跟陈老爷子丁老爷子等人相处的经验,两下里走动时与郝璐比,亲密感是差了一点,倒也十分融洽。而大山。他做了几年生意,手下管着几百号人,人际关系方面早锻炼出来了,根本就不存在相处困难地问题。
然而,唐老爷子说一不二的那种军人作风,却从来没有机会在他身上施展。
毋庸晦言,长辈们一开始接纳兄妹俩,是抱着类似补偿的心态。无论大山的出生和存在,多么出乎他们意料之外。毕竟是历史的阴差阳错,孩子总是无辜的。见面的第一天晚上,兄妹俩分房睡的事情上,以大山的坚持和长辈们的让步结束。
或许一开始就没办法竖立长辈地威严,而再不久。大山就买房搬出去独居。从此兄妹俩相关的大小事,他们这些长辈也就失去了决定权。
大山是个能干的孩子。也是个孝顺的孩子,闲暇时过来部队大院这边走动,总端着一张笑脸,说话做事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因为经济条件好,不仅逢年过节,他每次都不空手,大包小包提上来。这些年处下来,根本就是一家人了。一家之主权威如唐老爷子,始终都没发现,相处地主动权,竟始终都被大山牢牢握在手中。后遗症就是:他和董洁俩个人的事,从来就是自己拿主意,最多比较重大一些的事,做了决定后告知一声,长辈们跟着说说自己的意见。
无论是出国去巴黎参加时装周,还是在上海一连买了数栋花园洋房,以及这次征几百亩土地建农场,都是他自己做的决定,而且不容更改。
“大山,咱们国家不比国外,国情在这儿摆着,地少人多,耕地本来就吃紧,你花大钱弄了这几百亩土地,就为了给自己盖一处居所?这不仅仅是花多少钱的事,实在是——”
唐老爷子自始至终就不赞成这件事。若换了别人,比如唐援朝他们姐弟,或者大山像唐峰这样在他跟前长大,拍桌子瞪眼睛怎么也得认真说道说道,绝不允许孩子这样由着性子来。可,他拗不过大山,哎!
“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