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垄断之貌(入V求首订)(5 / 8)
就算以两块钱一斤来算,一垛砖也就等于三十斤大米;若吃稍好点儿的大米,以三块钱一斤来算,一垛砖便等于二十斤大米;若要拿一垛砖换六七块钱一斤的最好大米,只有十斤左右!
异世的大米无法像现代那样大面积的南北流通,用汉代的话来说,就是“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商人贩粮的平均距离大概在五百里,大米的等级又不多,质量相差不大,米价也相对稳定。
一石大米一百二十斤,合现代六十斤,三十钱。现代数据和异世粮价互相参照之后,她提前告诉梅映雪,若红砖烧制成功、出窑之后有村民预定,就按每垛砖十钱销售,按垛儿卖,不按块儿零售。
三间正屋加上两道隔墙,大概需要不到一百个垛,等来年出砖时,让他们先付八十个垛的钱,后面需要多少再来买,免得买多了用不掉。以后再择个最合适的时机提价,十钱的价格只是针对目前的乡邻和农村穷苦人家,待有钱的商户和富贵之家闻名而来时,她已请了工人、扩了场地,也有了加价的理由。
不待大家议论声起,山有凤又继续道:“另外,开春时,凤儿要请人来帮忙制砖坯。红砖已经烧制成功,只要市场一打开,前景就不会差。所以山有凤要招收能长年在窑里做事的长期工,暂时先招两人。只要勤劳肯干能吃苦,工钱方面绝不会亏待,我保你每个月最少能拿价值两石粮食的钱两,每个月的月底结钱一次。咱们本村儿人优先,有意向的,可以去跟我三婶儿说,到时我再择优录取!”
三婶儿孟春心直口快,有一是一,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不会像她娘那样磨不开面子。
收钱管账可以交给自己爹娘,但选人的事儿,却是能分析个一二给人听又不怕得罪人的孟春最合适,不然若因为面子而招了个偷懒耍奸的或手脚太慢的怂包,再辞退人家才会更得罪。
两石?六十钱?音落,议论声便一次性嗡嗡起来!收入比那些成天在外帮工累死累活的人翻了近一番!
特别是那父子二人、三人甚至四人全都在家务农的人家,都会有上窑当窑工的心思,家里三四个男劳力,即使走一个,田地里的活儿也能忙得过来!月收入六十钱呢!
而且凤丫头还是当着村里这么多人的面承诺每个月的月底就给付现钱啊!
这时,鲍永才和陶老大都相继回来,拿着串起来的铜钱一先一后往山有刚手里一放,陶老大道:“山二叔,我可是排在第二,你们可不能弄错不能忘啊!”
山石刚笑意满满,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