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地下拍卖(300票加更)(3 / 4)
瑚碧玺翡翠朝珠。
清朝皇帝笃信佛教,凡帝后、王公大臣、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官员,穿朝服和吉服时,均需佩戴朝珠,而且朝珠的佩戴等级森严,不容违反。
东珠朝珠是帝后专用,诸王、一品大臣佩戴珊瑚朝珠,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佩戴杂宝朝珠,这一串就是杂宝朝珠。
这串朝珠上的珍珠是东珠,从品相来看,保存的相当完好。珍珠一般保存不过百年就会出现皲裂、泛黄等老化现象,但因为东珠即便是新珠也偏晕黄,所以这朝珠上的珠子看起来并不显得那么老旧,而且,最关键的是每粒珠子都差不多,没有出现那种部分偏黄、部分却偏白的现象,证明中间没有换过珠子。
朝珠的分珠是珊瑚质地,纪念则是碧玺圆珠,另外还坠有两片翡翠玉片,只是其中的纪念应该是后来更换过。
不过这点瑕疵并不影响这串朝珠的价值,因为朝珠的串绳会经常更换,所以只要其主体东珠没问题,这件朝珠就可以认定为真品。
朝珠的起拍价为三十万,竞争非常激烈,甚至连徐凌都追了几轮,最后的成交价竟高达八十万,这在地下拍卖中是很少遇到的。
第三件、第四件拍品都很普通,第五件拍品则让李逸都起了一争的心思。
这是一本宋刻本的古籍残本,没有封面封底,只有区区七页,看内容应该是唐代楷书四大家之一欧阳询所书《醴泉铭》碑拓的北宋刻本,如果完整,堪称价值连城。
在古籍善本市场上,宋刻本无疑是皇冠上的钻石。据统计,今天在整个华夏所能找到的宋刻本,总量不会超过1200部,其中大多数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收藏于各级博物馆,遗失民间的极少。
因此,拍卖会上一旦出现宋刻本,绝对会引起激烈的争夺。李逸记得11年拍出的南宋刻本《钜宋广韵》,虽仅只五卷,成交价却达到了三千多万!
这几页残页也是宝贝!
《醴泉铭》残页的起拍价是4万元,经过多番争夺,李逸最后以118000元拿下。
“五件里边就出了两件少见的精品,看来为了今天这场拍卖,王老九是下了点工夫啊。”
谭默轩慨叹一声,扫视了一圈参加拍卖的众人,发现经过这两场比之以往要激烈的多的竞拍后,大多数人都打起了精神,尤其是恒园地产的王庆武,坐直了身子后,那魁梧的胖大块头,竟遮的身后那个身材矮小的小老头看不清拍卖台,不得已换了位置。
第六第七件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