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淡水河边(3 / 4)
别,但是街边摆卖的那些小吃,却是和北方城市的大不相同。而且因为台湾早期的移民,多来自闽南,所以许多饮食习惯都受到闽南菜的影响,像是炒米粉、蚵仔面线、大肠面线和蚵煎等这些小吃,就带有浓重的闽南风味,甚至很多卖小吃的老板说的干脆就是闽南话。
吃了一点卤鸭小吃,又一人来了一碗用腌制的杨桃、凤梨、李子等水果炮制的杨桃冰,李逸二人转战到了渔人码头。
渔人码头位于淡水河出海口的右岸,曾经是一个渔港,不过自1998年被选为多功能示范渔港后,逐渐发展成了一个重要的观光圣地。而因为这里长期停靠着的大量的渔船和游轮,现在更是成了一个著名的广告片拍摄现场。
渔人码头最著名的景点,就是320多米长,宽度达到了10米的木栈道。这条栈道沿着防波堤修建,全部采用原木施工,漫步于黄昏夕阳中的木栈道,那种极具特色的风景,美得让人心醉。
当然,现在还只是下午,木栈道上空除了火辣辣的几乎要把人晒成鱼干的太阳之外,丝毫找不到那所谓的浪漫气息。
“哦,来早了。”
李逸站在阴凉地里,皱着眉头看了看时间,大概还要两个小时太阳才会落山,要不,先找个咖啡店坐一会儿?
“坐什么啊,出来旅游就是这个样子啦,我都不怕,你怕什么?”
陆凝霜带着大大的遮阳帽,把李逸拖到了太阳地里。
“你看到那边钓鱼的那个老伯了吗?你去把他的钓竿借过来,然后我把这个人的工具借过来,我给你画一幅素描。”
李逸看了看身边,果然有几个人摆着画架,在给人画素描,想了想,也行,反正都是出来玩,只要她高兴就好。
钓鱼的老伯就坐在防波堤上,而且除了他,那里还有七八个人在海钓。李逸走过去,先是挨个看了看他们的收获,然后蹲到了那个老伯身边。
“老伯,这里的鱼好钓吗?”
那名老伯穿着一身传统的丝质大褂,坐在一张遮阳伞下,听到李逸发问,扭头笑道:
“以前很好钓,现在这里发展成旅游区之后,就不太好钓了。不过钓鱼嘛,收获倒在其次,最关键的是自己喜欢就好。”
看了看水下瘪瘪的鱼护,李逸撇了撇嘴。他老爸痴迷钓鱼,他可是太了解这些钓鱼人的心态了,虽然他们有时候确实是苦守一天都没什么收获,但是这个苦守,是建立在曾经钓到过的基础上的,否则的话,成年累月的钓不到鱼,你让他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