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七章 女王的玉镯(3 / 5)
田玉差了不是一星半点。而且这种情况历经宋元明3代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善,一直到了清代末期,尤其是慈禧掌权之后,情况才有了明显的变化。
在慈禧所收藏的宝贝里,翡翠西瓜和翡翠甜瓜都是非常著名的绝世珍宝,另外,翠玉透雕盘龙头簪、翡翠白菜,甚至相传是从恭亲王手上要来的翡翠扳指,都是老佛爷的心爱之物。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当时甚至有这样的说法,到宫里办事,最好的礼物就是一套翡翠扳指和翎管,所以,在那个时期,翡翠的价值已经被大大的提升了起来。
只是,从目前出土的一些文物看,那个时代的人们更关注的是翠色,对于种水反而没有现代人这么计较,这一点,从这件手镯上就能看的出来,当是的皇家绝对不是没有实力寻获玻璃种翡翠,而是他们更看重颜色,在他们眼里,这种满绿的冰糯种绝对要比翠色并不突出的玻璃种优胜。
将手镯拿到手上,李逸才注意到,这上边雕着的,并不是一只凤凰,而是首尾相连的两只!而且,雕刻手法也不是简单的阴刻,在凤凰身体和尾羽部分,还使用了一些浅浮雕的技法,让凤凰看起来更加的栩栩如生。
用手指轻轻的抹过手镯表面,李逸摇了摇头,这种加了雕刻的手镯并不实用,主要就是因为清洗的问题。像这种镯子,戴在手上一天,雕刻线条部分就有可能会被染上污物,而如果频繁清洗的话,对翡翠表面的抛光也是一种破坏,或者只有像皇家这样,有专门的玉雕师服务,才能够不怕这个麻烦,寻常人家应该是不会佩戴这种手镯的。
不过作为文物来说,其价值很明显要高于普通富贵人家所用的手镯,尤其是在看了雕工之后,李逸不由开始猜测,这件镯子属于慈禧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
其实属不属于慈禧,应该是没什么意义。因为按照正常来说,就算是知道一件翡翠手镯应该是属于某位名人,但如果没有明确的传承作为证据的话,其实也没有什么用,因为一般的翡翠手镯上绝对不会留下任何的铭款。
可是这件却有点不太一样,因为这件的外表面有雕刻,那么,在手镯的某个地方留下铭款,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如果能找到铭款,证明这件手镯曾经是哪名皇室成员所有,那么,这件镯子的价值绝对会比现在要贵重的多。
抱着这种想法,李逸仔细的检查了手镯的内外表面,不但没有找到铭款,反而又发现了一处缺陷,在手镯的内表面某处,有一个芝麻粒大小的黑色色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