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安民有术(2 / 4)
然,这是我的个人意见,不成熟,不成熟啊!”
张明为了不让他难堪,就说:“畅所欲言嘛!说的不好没有关系。现在是非常时期,正是集思广益广开言路的时候。各位工作经验丰富,不妨多提提建议,我们集体拿出一个成熟的方案,把这件事平和稳妥的办好,争取不出任何问题。我们之前做的一些手脚,不是想和上级唱反调,而是一种技巧和策略。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圆满完成上级布置给我们的任务。”
其实张明早就有了一套方案,但当领导的不能搞一言堂。那么如何在面子上装的民主,而又能将自己的意见贯彻下去,就必须要在征求意见时进行巧妙的引导。这和老师教学一样,所有的答案早就设好了,为了让学生答出那个已预设好的答案,就要你巧妙地设问,引导他回答出你想要的答案。
黄义忠说:“我觉得当前最重要的事是正式发布消息,将教师的集资款和转正费用明确下来,这个数字比我们先前传言的要少一半,我想这样可以迅速地安定一下民心。否则,时间长了,会激起民变。”
张明说:“黄局长考虑得很周到啊!我同意!”如果下级的建议和自己想的一样,就马上予以肯定。这样既达到了目的,又调动了下级的积极性。也让他感觉到了自己在这个群体中的价值。
大家觉得这样就可以了。但张明并不满足,就引导道:“教师的工资菲薄,很多教师都是等着工资过日子。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形容教师的清贫吗?富不了三天啊!只有在发工资的头三天教师的手头才宽裕一些。现在两个月不发教师的工资,那唯一宽裕的三天就被剥夺了。不宽裕不要紧,关键是还要揭得开锅。我们总不能让老师们左手把钱借给国家搞建设,右手找别人借钱买大米吧?”
“是啊!特别是那些半边户,全家都指望着他发工资搞开销,突然停发了,有点积蓄的不要紧,没积蓄地就真的要借贷了!”王生礼说。
工会主席万大海提议道:“能不能叫各学校把这笔钱垫出来,这样不就没问题了吗?”
黄义忠立即反对:“万主席可能还不了解各学校的经费情况吧!我管财经,我知道得最清楚,除了为数极少的几所学校有经济实力做到外,其他的目前只能包保基本运转,哪里拿得出这样一笔钱来!”
“那能不能区别对待?有钱的学校由学校垫,没钱的学校那就只能由教师出了!”
“那不行!这事是瞒不住的!让那些没钱的学校的老师知道了,心理肯定不平衡,肯定又会向学校领导施加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