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九 程县令的哀的美敦书?(3 / 4)
一个赦免。 何不悬崖勒马,以免玉石俱焚。 ”
“不错,各位小兄弟,你们这一百多人个个都识文断字,虽然所学与我大明士人有所不同,却也都有独到之处。 若有损伤,实在是可惜之至,可惜之至啊。 ”
李师爷也在旁边帮腔道,他们看来早就商量好了言辞。 但解席却愣了半天,好不容易,才理解他俩地意思,禁不住苦笑:
“两位的好意……哦,我们心领了。 不过,我们自有我们的处事方法。 ”
不过,程叶高显然不想这么快放弃:
“诸位,这数月来,我们也算是不打不相识了。 我也看出来了:汝等并非一般流寇海匪可比。 据城而不掠,捕俘而不杀,平日行事,也很是通情达理。 若论机关器物之精巧,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
“可汝等终究不过百余人,纵使全身包铁,又能挡得多少炮石?纵然机关精巧,火器犀利,以百余书生敌对数千王师,依旧是螳臂当车,自寻死路啊。 诸位小兄弟,何妨听老朽一言!”
说着说着,程大县令还真动了感情,眼圈都有点微微发红:
“本官辗转多年,在州府那边还算有几个故交,还可以在上宪台阁那边说得上话。 本官当以前程乌纱为诸位作保,定要求得个宽松发落。 以汝等之才,将来若能求个出身,又何愁没有飞黄腾达的机会。 何必定要闹个鱼死网破,不可收拾。 ”
态度真是很诚恳,但这边穿越者们的反应却都是哭笑不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表情都很“精彩”——要很努力才能憋住气,不让自己笑出声来。
“什么唧唧歪歪的,烦死了!”
悍马车上,王海阳很不耐烦的哼了一声,手中雷明顿霰弹大枪哗啦一声打开保险,这边两个明朝文人立时吓得后退不迭。 不过庞雨立即上前阻止了王海阳的不友善动作,同时微笑着看向两人:
“程大人,到现在了还想着要劝降我们,这说明您是个聪明人,您完全清楚自己现在的处境。 不过,就算我们投降了,您的前程乌纱能不能保住,恐怕还是要取决于所谓‘上宪台阁’地心情如何吧。 ”
程叶高地脸色保持不变,但微微颤抖的手指却暴露出他内心地恐慌。 他是个很聪明的明代官僚,但这边这群二十一世纪的年轻人中间也没傻蛋,至少庞雨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