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三 漫长的一ri(ng)(2 / 4)
明军地水寨那边也已经发现了他们,正在骚动起来。 不过这边的行动速度很快,两个排的兵力没花多少时间就都上了岸,王海阳没有直接下达进攻命令的原因是他们正在等着那门青铜炮登陆——火炮拆散后被固定在空桶和浮筏上,用小艇拖拽上岸,比较费时间。
当一队乱糟糟的明军武装人员终于打开营寨大门冲出来时。 他们发现短毛的部队已经在营寨外面等着了——王海阳终于还是没耐心等那门火炮慢慢被拖上岸,因为之后还要擦干,组装……他让炮组人员留下处理这一切,自己则拉上两个步兵排直接来找白沙寨明军的晦气。
这边是两个排,七十多人。 对面明军光是冲出了营寨地就超过三百,里面还不知有多少。 按常理说对方的胆气应该很壮才对。 可是,实际上,在双方眼中,对于强弱对比的判断却几乎一致……
这些短毛军人数虽少,但统一制式的武器和军服却展现出了极大的威慑力,白沙寨中的明军基本没有直接和短毛在陆地上交过手的,但这几个月来关于短毛火器无敌的各种说法早在本地军队中传得沸沸扬扬,几乎成了神话。
“太多了!太多了!跑啊!”
还没开战呢,这边甚至连一枪都没开,对面地明军竟然已经出现了逃兵现象。 有几个人脱离队伍。 撒开腿朝相反方向跑去。 不过他们整体作为一支军队的秩序倒还没有完全崩溃,从后面窜出几条汉子用弓箭和火铳打倒了这些逃兵。 并当场枭首示众。
血淋淋的人头震慑住了人心,明军开始排列成作战阵形,摆出了决一死战的架势。
王海阳这边一直没什么动作,静静看着对方表演。 他不是没想过趁着对方立足未稳的时候冲击一下,不过想到自己的部下也是头一次进行实战,刚刚安排好地战线不宜改变,最终决定还是以静制动。
七十多人,以两三人为一小组排列成稀疏的散兵线。 临时用工兵铲挖沙子堆积起一些射击掩体,这要按正规步兵操典肯定是不合格。 不过用来对付明军那些简陋的远程武器,已经绰绰有余。
明的军队终于开始进攻了,任何时候,在一支军队中总会有些特别勇敢的人员,对面明军的指挥官似乎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挥舞长刀冲在最前面,大声鼓励着身边将士奋勇进攻,这在大明朝的军人中间绝对可算是一位楷模了。 不过,“枪打出头鸟”这句话也正是为这种人而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