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架空 >迷失在一六二九 > 一七十 听证会(下)

一七十 听证会(下)(3 / 5)

会场里又是一阵长时间地沉寂,每个人脸上地表情都不一样。 敖萨扬看着大家严肃的表情,故作轻松地哈哈一笑:

“唐队长,李教授,你们两位也谈谈?”

“我不作评论。 军事组对于她和她手下那些西洋水手地警戒措施肯定都会保持下去,无论这次表决是否通过……至于今后这种警戒是加强还是削弱,则要取决于他们那些人的表现,而非我们这边的态度。 ”

唐健还是一如既往的不干涉民政,而李明远教授则从会议开始就一直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还低头在记录纸上写着什么。 直到所有人都把目光投注到他地身上。 老教授才直起身子,笑了笑:

“不好意思,刚才有点走神了。 听着大家的讨论,我忽然想起从前的几篇古文……‘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最早是出自《左传.成公》:季文子劝谏他的主君,说楚国人和晋国人不属于同一个民族。 必然不可信任。 现在看起来这种划分当然是狭隘了,但即使在当时。 人们又是怎么看待这种思想的呢?”

老教授又举起一张纸片,朝大家笑了笑:

“……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无四方。 民无异国……夫物不产於秦,可宝者多;士不产於秦,而愿忠者众。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仇,内自虚而外树怨於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 ”

“——这是战国末年,李斯写给秦王嬴政的那篇《谏逐客书》中一部分。 李斯自己是楚国上蔡人。 而秦国能够发展壮大起来,作用最大的那几个人:百里奚、蹇叔、商鞅、张仪、范雎,郑国——他们都不是秦国人。 如果按照当时地观点来看,他们都是异族。 大家不妨想象一下:如果当时秦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作为理由拒绝了他们,还会有后来的大秦帝国么?”

众人皆默然。 老教授不愧是搞历史地,随手拈来一篇古文,虽然一句直接评论没说,却已经把他的想法表达的清清楚楚。

又等了一会儿,见没人提出更多看法,解席拍了拍手。

“那么好吧,现在投票表决。 ”

…………

会议室外,安娜与杰克并肩坐在一张长条凳上。 前者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