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4 部分(3 / 6)
,手里提着两个礼包。说是张家村大姐一家来了,这是备的节礼。
何氏不接,只叫孩子们给他俩看座儿。李海歆也没吭声。
老三媳妇儿看看大哥大嫂脸色,嗔怪老三,“我说不带来吧,你非应咱娘的话儿。”
何氏笑笑,不接这话。只问他们,“你们是新亲,今儿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按当地风俗,新女婿走岳丈家,村子里的小子们可都是要狠闹狠灌一场的。老三脸上却不见丁点儿酒意。
老三媳妇儿瞪了老三一眼,跟何氏埋怨,“还不是他那倔脾气。”
老三只是闷着头不说话。
老三媳妇儿不明说,何氏也能猜个大概。老三媳妇儿的娘是个那样的人,怕是今儿又当着老三的面儿。说了什么看着秀才老爷的面儿才应了这门亲之类的话。虽是实话,可不背脸地说,搁谁谁心里头都不舒坦。
当下叫老三媳妇去厨房,说是梨花姥娘给几样酱菜,味儿不错,让她带回去早上下饭吃。
这边儿她俩一出门儿,李海歆就说李家老三,“当时说亲时不就知道她娘是那样?这会儿你摔什么脸子。”
李家老三闷着头应了声,说知道了。又看看往厨房去的两人,“我大姐带来节礼真不收?”
李海歆摆摆手,“你嫂子的气儿还没消呢。拿回去吧。”他虽当日说过狠话儿不让海青两口子回娘家,可毕竟是自己的亲妹子,还真能一辈子不见?只能等过几年孩子娘气消了,再慢慢来往上。
李家老三应了声,又说,出了年界过来帮他编簸箕。李海歆想想,自己一个人编,武掌柜老说不够卖,让多拉点过去。老三这大半年来,也象是懂了些事儿。就点点头,“你先帮着搭搭手,等能自己编了,卖的钱都是你的。”
老三媳妇儿手里拎着何氏给分的酱菜,与何氏从厨房回来,听着后半句,忙说,“大哥,不用!老三呀,头一年就是跟着学学,他能编个啥样子。”
李海歆看了看何氏。何氏笑着插话,“行。就按喜梅说的,先不提钱的事儿。不过你们放心。当大哥大嫂的亏待不了你们。”
两人都笑着这话外道了,自然是知道大哥大嫂的为人。
大年初八,李海歆摆了三桌宴,请本家四院的人过来吃饭,又叫年哥儿过来认人。
佟永年很听话的一一见了礼。这些人都夸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将来准能成大气侯,有几个还说,家里有与他同岁的半大小子,让他家去玩儿。
不过几天儿,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