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7 部分(2 / 6)
见一回,石头要等派官,究竟要等多久?”
李海歆摇头苦笑,“我哪知道啊。”
李薇倒是想着信中提到的南方水灾这件事儿。听吴旭说,这两日到镇上卖鱼,也听人说起过南方的水灾,洪水所到之处,一片汪洋,大片大片的庄稼都被洪水淹没,若不是洪水之中隐隐露出的屋脊,上面漂着的衣衫与旧木盆旧木桶等物,过往之人看见,根本看不出是曾经往过人的村子,而以为是天然的湖泊呢。
至于中了进士后多久派官,她恍惚曾在哪本传记上看到过,说是一个五十岁上中了进士的学子,在家中苦苦等了三年,其间儿还给当朝的丞相写过三回书信,才最终得了个县令。
希望赵昱森的运气比这位老进士要好一些吧。另外,有小舅舅在,多少总会照应一些的吧?
春杏看完信了,也提起这南方的水灾来,唏嘘感叹。何氏一听这个,摆摆手,“嗨,你们是年纪小,没经历过。我十岁那年,咱们这里也发了一回大水,那个时候啊,正值麦收,何家堡地界的麦子被水埋得只剩下半截麦穗子,你姥爷姥娘趟着过腰深的水割麦子,我就跟在他们后面运麦穗儿,垫着脚尖儿,那水强强灌不到嘴里去,就这么一边吹着水,一边把麦子收到高岗上。麦子收的慢,到最后在水里都发臭了,那也得去收,不然就没饭吃……”
说到这儿何氏转头问李海歆,“那一年,你记得不,好象当时这村儿淹得更厉害一些吧?”
李海歆点头,看看屋外艳阳高照,丁点儿没有下雨的迹象,舒了口气儿才道,“那一年,李家村外逃的人口也特别多,八爷爷一家子就是那年走的,这都二十多年过去了,也没个信儿。”
没过两天儿,李海歆去镇上送鸡蛋和酸笋子,到品香酒楼门口儿时,见酒楼门旁的台阶上坐着几个衣衫褴褛的人,惊疑的问胡掌柜,“这些都是南边儿来的灾民?”
胡掌柜叹息点头,“可不是,瞧这拖家带口的,可怜人呢。”
李海歆望了望外面儿云层低垂的天空,与胡掌柜感叹了一番,赶着牛车出了镇子,刚走到半路,天空之中夏雷阵阵,再看天空之中铅云更浓,李海歆急赶着牛车,匆匆回了家。
浓得如重墨一般,在天空中翻滚的铅云,直到李海歆到家时,竟是滴雨未下,并且有逐渐南移的迹象。
何氏看见他松了一口气儿,埋怨道,“我跟你说过多少回来了,夏天雨来的快,出门带上雨具,偏不听,让一家子人都跟着担心。”
李海歆笑着抱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