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4 部分(6 / 6)
,周濂轻笑,这么办不是倒让她得了好处?春柳一想,也对,害得大姐家宅不宁的人,倒去帮她寻亲事!
娘三个都不作声了。春柳撒了会儿气,便说了来意,一是春杏坊子里的事儿,沈卓递了信儿来,说那姓胡的踪迹已有了信儿,他正派人去追,让春杏别挂心。倒没提武睿的事儿,想必是信发出时,武睿还没到。
说到武睿自然又要说说春杏的亲事儿。武睿这些年在宜阳,书也不好好读,跟着贺永年身后瞎跑,要么就是往她们家里跑,到现在连个秀才也没考中,看他那对读书一副不上心的模样,想必日后这秀才也难考。
原本何氏是不太中意武睿的,这孩子商也不商,文也不文,另有早年在武家的遭遇,觉得不是春杏的良配。可春杏却坚持得很,大有非此人不嫁的势头。
姐妹几人便劝何氏,武睿从小看到大,人还不错,年岁又不大,不爱读书,学着经商呗,再不济置买些田产,也照样过日子。
另有春杏这两年的行径,见天儿抛着露面做生意,不知她根底的,还不敢上门说亲呢。再者,李薇私下笑笑,以春杏的脾气和手段,武府那老太太太太想必也拿捏不住她。
二来是周濂说,连阴雨天,怕是庄子里的粮食没有完全晒干,有半干的也可以做酒,让他们别着急,回到坊子里他安排下,便使人来拉。
李薇拍手笑道,“哎呀,我怎么没想到去借借三姐夫的光?这下好了,不用为晒粮食发愁了!”
春柳瞪她,“酒坊里一时哪用得了许多粮食?该晒得还得晒,这些日子不再买新粮,仓里剩下的那些很干的粮食,也先不动。可着这边儿的先用呗!”
何氏想着,梨花这法子估摸也不费事儿,便说,“先用你大姐二姐家的吧。”
话又转到春桃身上,春柳不免又絮叨春桃几句。
※※※
今儿正是官员沐休,赵昱森在家里指导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