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2 / 4)
太子一案一出来,就有人揭发太子平常劣迹,觊觎皇位,谋逆之说,不是空穴来风,皆有蛛丝马迹可寻,永熹帝越查下去,看检举太子同党的折子,越害怕,自己原来蒙在鼓里,多亏及时清除隐患,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永熹帝有点草木皆兵,案头上的折子是御史于进上的,奏的是太子事件后,陈行之不满,背后对皇上多有微词,串联人为太子奔走翻案,他本来就曾是太子恩师,朝中又有一定威望,对永熹帝是个极大的威胁。
于进列举平常陈行之和太子之间亲密关系,太子亲自拜访陈府,素日往来频繁。
永熹帝踌躇不决,他惜才,一直对陈行之青睐有加,永熹帝几次抬起御笔,又放下。
柳絮一夜辗转,她对柏舅爷素有好感,柏舅爷为人宽厚有担当,这是一头好亲事,为何自己这般犹豫,难道是心里放不下赵琛,自她离开梁王府,二人没见过面,他过得怎么样了?她有时突然有那么一刹那心头浮现他的影子,二人已各自回到从前,她为何还总是想起他。
二日,柳絮送小生子上学,回转屋里,对念琴道:“我想去清华寺上香,保佑家宅平安。”
念琴也猜到她为柏舅爷的事烦恼,“奴婢陪姑娘去寺庙?”
“不用了,我自己去就行,你在家陪着宝儿,宝儿的病刚好,别让他着凉。”
柳絮换上一身素色衣裙,叮嘱宝儿几句,便出门,做轿子去西塘街清华寺。
柳絮到了清华寺,这日春光明媚,歇伏一冬的男男女女,开始出动,大周朝妇女比较自由,每年春暖花开季节,达官显贵夫人太太小姐们三五成群,借着来寺庙上香游玩,清华寺香火鼎盛,向来是官宦人家女眷流连之处。
柳絮进大殿,早有些香客在上香叩拜,柳絮上香拜了三拜,默念三个孩子身体康泰,没病没灾。
柳絮站起身,走出大殿的门,来往的香客渐渐多起来。
这时,寺庙门口一群人簇拥着一个轻袍缓带之男子,阔步进了寺庙门,小和尚一看是王府侍卫,知道梁王驾临,吓得面如土色,赶紧跑去知会师傅。
梁王身边侍卫刚要高喊闲杂人等闪开,别挡了梁王千岁的道,赵琛摆手制止,低声吩咐,“不要惊动寺庙里的僧人和香客。”
一行人朝大殿走去。
柳絮提着裙子刚下了大殿门前汉白玉台阶,就见呼啦进来一群人,柳絮定睛一看,正中的不是别人,正是搅得她心乱如麻的赵琛。
二人相距五六步远站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