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开元道藏(2 / 4)
这是三卷呈扇形摆放的线状书,书卷纸张泛黄,边角处有虫蛀的痕迹,品相并不是很好。
但是放在最上面的那本典籍的封面,却赫然写着《开元道藏》四字,在这四字下面,还有“洞真”两个小字,看到这些后,叶天的眼神顿时再也无法从上面挪开了。
所谓《道藏》其实和叶天脑中传承的《术藏》一样,是道教经籍的总集,是按照一定的编撰意图、收集范围和组织结构,将许多经典编排起来的大型道教丛书,包括周秦以下道家子书及六朝以来道教经典。
从南北朝时期,陆修静在公元471年编地道教《三洞经书目录》就是《道藏》最早期的雏形。
道书之正式结集成“藏”始于唐开元年间,此后宋、金、元、明诸朝皆曾编修《道藏》清代编有《道藏辑要》。
道藏的内容十分庞杂,其中有大批道教经典、论集、科戒、符图、法术、斋仪、赞颂、宫观山志、神仙谱录和道教人物传记等。
此外还收入诸子百家著作,其中有些是道藏之外已经失传的古籍,还有不少有关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著作,如有关医药养生之书,内外丹著作,天文历法方面的著作等等。
其实建国之后,也曾编有《藏外道书》、《敦煌道藏》、《中华道藏》等书,叶天这段时间全部都曾经翻阅过。
不过让他失望的是,这些现代编著地道藏典籍,里面的内容都平实无奇,和普通地道经没有任何区别,里面所谓的修道功法,比他脑中传承都差之远矣。
可叶天知道,这照片上的《开元道藏》却远非近代《道藏》所能比的,因为它是中国道教史上的第一部道藏。
唐玄宗即位,令史崇玄等四十余人撰《一切道经音义》在此基础上,又于开元中发使四处搜访道经,加上原来京中所藏,纂修成《藏》。
只不过根据相关记载,到了唐末五代之时战火纷飞,这些珍贵的典籍都被毁于刀兵之中,后世再也无人能窥究竟了。
“老唐,这批拍品一共就三本吗?它们是从哪里来的?”
看到这张照片后,叶天再也无法淡定了,因为《开元道藏》又叫做《三洞琼纲》分三洞三十六部,即洞真、洞玄、洞神各十二部。
洞真系天宝君所说经,为大乘,洞玄系灵宝君所说经,为中乘,洞神系神宝君所说经,为小乘。
三洞所对应的传经之人分别是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正是道教三清祖师。
古老相传,洞真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