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旧书大亨 > 第一百一十七章.姚雪垠《李自成》

第一百一十七章.姚雪垠《李自成》(3 / 5)

说实话,《李自成》这套历史小说,林逸非常之熟悉。当年他失业在家,有空就看了许多书,其中先看了熊召政的《张居正》:读熊书时,感觉作为矛盾文学奖的得主,书写得极好;后来读了姚雪垠写的《李自成》,顿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

这本书很好,简而言之,全书气势恢宏,笔力雄健。名为《李自成》,不过于当时明末清初之事,尽收笔端。不过对于林逸来说,目前为止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本书对于政治人物之间貌合神离的描写很是深刻,明明已经杀气腾腾,却依然相谈甚欢。

关于人物之中的对话,尤为传神。文臣之间,武将之间,农民军领袖之间各具特色。文臣之间的大段对话,古色古香,极具时代韵味。而义军领袖之间,则会引用当时的一些民谚俗语,很是符合书的人物形象。

另外,对于战争的描写也极富独道之处。比如第三次攻开封,捉到500名农民被迫给官军送粮。当时围城数月,粮食很少,捉到这些农民后,郝摇旗说现在粮食不足,这些农民没法留下,直接杀了吧,李自成直接同意了。后来经田见秀劝说,知道这些农民为官军送粮亦属无奈之举,同意留其性命,却命令每人砍下一只手再放走。田见秀虽觉不妥,但此时二人已不如当初那般肝胆相照,没法再次劝谏。结果这部分农民回到开封城下,全部被官军杀死。

另外,姚先生不惜以大篇幅的文字,通过对小文物的刻画描写来反映历史的大格局。林逸印象最深的仍然是第三次围开封城时,张成仁和李香兰夫妻一家人及其邻居王铁口、霍婆子等人的命运,让人实在大觉悲痛。

读至北京城破之前,看到紫禁城内的慌乱,心中不胜感慨,几无以成眠。

总体而言,看了小说,能够很真切地体会到战争的残酷,以及整个明末的风云变幻。

这部书由于许多原因,在现在的文学史上似乎少有提及。不过姚老潜心磨剑40年,完成这部巨著,足以流传后世。林逸个人感觉实在堪称五四以来,中国历史小说的巅峰之作。

在当今文学史上,这套书的版本并不多,主要有人民文学和中国青年两个版本。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1977中国青年版本,这一版本共三卷八册,分精装本和平装本。

其中最常见的是平装本,印量也比较大,有一印,二印,甚至十一印,可见当年发售量有多大。

其中一版一印不带彩色插图的平装本,八本一套价值120元;带彩色插图的,价值300元;精装带彩色插图的,则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