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旧书大亨 > 第一百一十八章.香港文坛教父

第一百一十八章.香港文坛教父(2 / 5)

,林逸开始翻找那张信札。

这本没有。

这本也没有。

这本还没有。

林逸火热的心立马就冷却下来,难道丢失了?他开始神经兮兮地紧张起来。之前把那信札重新夹回书本的时候情况太紧急,以至于林逸忘记到底夹在第几册中了。现在找了三本竟然都没找到,心中就觉得有点危险。

不过很快,当林逸拿起第四册的时候,随着手指的翻动,一张薄如蝉翼的信札,飘然露出真容。

原来在这里。

林逸这才松了一口气。

……

此时此刻,整个房间里就他一个人,没有了那个监视着他的书摊摊主,也没有那些淘书看的顾客,他可以把这信封大大方方地拿出来,摆在面前,想怎么看就怎么看,毫无顾忌。

信札是红格稿纸,质地柔软,应该是那种老棉纸,信札的上头有“中国作家协会武汉分会”字样,可见这种稿纸应该是作协内部的公用信纸。

在信纸上面,毛笔字楷行结合,龙飞凤舞,写着几段话,具体内容是---

刘以鬯先生:

您好!

今收到《李自成》三联港版样品书,各方面都很好。我和我的夫人对你给予此书出版的帮助,表示感谢。至于我与香港作家徐速的笔墨官司,先生可不必理会。烦事太多,易扰心碎,还是埋头搞创作的好。

如有机会,我会去香港一趟,届时定会与先生你会晤,到时可促见一面,促膝长谈。

在此,愿你身体康健,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

姚雪垠

一九七九年,12月11日。

……

信札的末尾,除了签名外,还有一枚四四方方的小印章,鲜红如火,印章上四个字:姚雪垠印。

信札上留下印章,这在很多信札中很少见,说明了此信的重要性,以及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尊重。

回过头来,首先林逸对这个收信人“刘以鬯”充满了好奇。这个名字似乎在什么地方见过,不过林逸绞尽脑汁想出来的却是香港那个歌手兼演员“刘以达”---《食神》中的“梦遗大师”。

“刘以鬯”么?林逸连那个“鬯”字都不知道该怎么念。无奈,林逸只好打开酒店客房的电脑,查了一下才知道,这个字念“chang”,是个通假字,通“畅”。在古汉语中是一种祭祀用的酒。

至于这位“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