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航海日志》(2 / 3)
打得很舒服,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自豪,看以后谁还敢骂我们是猪仔。”字里行间,这个周传龙竟然还是个香港愤青,民族意识很强,林逸喜欢这样的人。
……
实际上,现在有很多人喜欢收集一些老的日记本。而日记本的收藏大致分两类,一类是空白日记本的收藏,就是收藏爱好者有“洁癖”,喜欢那种没有画过,没有写过的日记本,主要喜欢日记本中漂亮的插图,例如,1956年美术日记本《甲种本》布面精装带原装盒套--未使用,因为里面有名家刘旦宅等人的作品,就可以卖到1800元。
另外一类日记本收藏,则正好相反,专门收藏那种使用过的老日记本。而这种收藏者才是真正“懂行”的老手。
那些使用过的日记本,像五十年代土改时候的日记,基本上都被收到很多大学的档案馆里做“土改运动时期”的学术研究了,如果字迹好,内容丰富,就可以卖到八百多块,甚至上千。
还有六十年代“文-革”时期的,也深受淘书爱好者欢迎。这时候的日记除了有很特别的样板戏插图外,还能够通过这种日记,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情况,以及私人事情,好品相好内容的最低上千。
除此之外,像那种六七十年代,传抄了黄色《少女的心》之类的特殊日记本,也都成了收藏者的最爱,一本至少三四百块。
说白了,凡是喜欢收集日记的人,大多数都有“窥私癖”,喜欢窥探人家的**。
而在众多日记收藏中,名人日记,以及民国时期的日记更是一本难求,往往一出现,就会被人花大价钱买走。
比如1958年版,翦伯赞赠杨济安《建设日记本》,因为内有翦伯赞赠言,就在去年拍出了8500元的价码,而一本详细记录了民国26年(1937年)南京事件的女学生日记本,则在瀚海拍卖会上拍出了23000元的天价。
由此可见,日记本收藏已经开始趋于大势变得火热,而很多人还没意识到这里一点,以至于很多好的日记本在书摊上都可以找到,8块钱,10块钱,20几块钱,就都能买到一本很不错的老日记,这些老日记本只要拿到网上或者卖给那些识货的老手,就能价格翻上十倍,对于很多淘书爱好者来说,绝对是“有利可图”,淘书的时候,赚钱小钱花花,何乐而不为?
……
此刻,林逸翻看着这本《航海日志》,忘记了时间,周家华那小子就不耐烦了,把抽完的烟掐灭,说:“大佬,你看什么啊,我阿伯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