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传说中的“网格本”(2 / 4)
几种情况:
一是戏剧、诗歌类的书,由于读者面窄,印量相对较少。如《霍普特曼戏剧两种》仅印3000册,《德国诗选》仅印2600册。
二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社会上读书风气相对淡薄,导致一些名著印量不大。如《特利斯当与伊瑟》仅印2550册,《法郎士小说选》仅印4000册。
三是称之为“大众名著“的一类书,这些书人人皆知,个个都懂,因而损耗较多,且一般人也愿意留在手里不抛出。这类书虽然印量较大,但也较难求;即使求得品相也往往不佳。《简爱》、《复活》等均属此类。
关于这套书,有几个有趣的统计:
这套书印量最大的是《十日谈(选)》,印了550000册;印量最小的是《古罗马戏剧选》,仅印了1070册。
这套书中,上下册出版时间间隔最长、印量相差最悬殊的是《绿衣亨利》。上册出版于1980年,印了200000册,1983年随下册又重印了7800册;下册出版于1983年,仅印了34800册。古典网格本最早出版的是《沙恭达罗》和《欧里庇得斯悲剧二种》,出版于1956年9月。文-革后新网格本出版最早的是《奥勃洛摩夫》,出版于1979年7月。文-革后这套书开始出版时,由于纸张短缺,有些书为报纸本,书页粗厚,书体臃肿,极易变形,到现在多以发黄变脆,极难保存。
哪些是缺本,好像很容易判断:看印数不就得了?一般来说是这样的,可也不完全如此。年代也是一个重要因素,90年代出的《董贝父子》、《熙德之歌》、《波斯古代诗选》、《卡尔德隆戏剧选》印数都只有两千多册,但由于年代比较近,这些书的稀缺程度并不像它们的印数排名那样靠前。
还有一些书印数不少,稀缺度排名却比较靠前。比如说1988年的《复活》,印数3万;1992年的《契诃夫小说选》,印数1万;有人认为原因是受欢迎程度高,但是14年前出的1万册《契诃夫小说选》,无论多么受欢迎,也不至于这么难找到。
当然,既然要玩这种网格本,就必须要了解这种大套数中的“缺本”,可是缺本太多了,怎么办?那就记住前面的网格本十大缺本,依次是---
1、《古罗马戏剧选》,印数是最少的1070册,当之无愧排在第一;
2、《高乃依悲剧三种》,印数1200册,也是第二少的;
3、《哥尔多尼喜剧三种》,印数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