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旧书大亨 > 第三百七十一章.风起云涌

第三百七十一章.风起云涌(2 / 4)

用可以复印可以抄,就是不能借。堂堂国家主席,竟然遭到图书馆馆长的拒绝,足见善本在文人心目中的分量。

善本都不能借给国家主席,那么孤本就更不可能外借给一般人了!不过,红学大师周汝昌先生却有这样的幸运,而借书的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新文化运动先驱---胡适!

周汝昌生于1918年,比胡适小27岁,周汝昌穿开裆裤的时候,胡适早已名满天下。但二人却因《红楼梦》而结缘。

1947年秋,青年学生周汝昌受胡适的影响,也在研究《红楼梦》。周汝昌在敦敏的《懋斋诗钞》中发现了六首与曹雪芹有关的诗作,便根据这份资料写出了《曹雪芹生卒年之新推定---懋斋诗钞中之曹雪芹》一文,这篇文章发表在《天津民国日报》上,立刻引起了红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就有酷爱研究《红楼梦》的胡适。胡适看到此文之后,对周汝昌的研究大加赞赏,胡适主动写信给青年学生周汝昌,对其研究成果给予肯定,并对他进行了鼓励。周汝昌接到胡适的信,兴奋了好几天,同时也坚定了他研究红学的决心,在后来的研究过程中,他有什么疑问,都会写信给胡适,胡适也乐得指导后辈青年才俊,因此两人书信往来比较多,也算是彼此认识了。

周汝昌与胡适交往不久,他也知道胡适珍藏了《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孤本,此书1980年在美国的红学大会上公开露面时,与会者惊为奇珍异宝,1949年,胡适离开北平时,只携带了两本书,其中一本就是《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孤本,足见胡适对此书的爱惜和重视。

为了研究《红楼梦》,周汝昌提出想借阅《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周汝昌本来就是一句玩笑话,并不指望胡适能够借给他!然而,让周汝昌没有想到的,胡适竟然毫不迟疑地就答应了,用三层报纸包好,在报纸上用朱笔郑重地写上周汝昌的学校、宿舍及姓名,并委托孙楷第教授亲自送给了周汝昌。

周汝昌接到书后十分感动,那三张包书的报纸,就让他留了几十年!

文人借珍贵的书比较难,就连鲁迅先生曾经也遭遇借不到书的尴尬,唯独胡适晚年颇为得意地说,我一生向人借书从来没遭过拒绝。胡适为何能借到珍贵的书?从他借《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孤本给周汝昌来看,还是与他乐善好施的品行相关。

事实上,藏书界历来就是如此,你没有的,我藏的有,我可以借给你,也可以不借给你,想要借过去,那就要看咱俩的关系,亦或者藏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