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中文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旧书大亨 > 第三百七十七章.剑拔弩张

第三百七十七章.剑拔弩张(2 / 3)

排列等,均清晰可见,因此,它便具有了清修《明史》重要底本的性质。由此可见,这部《明史稿》具有稀见的史料价值,弥足珍贵。

值得一说的还有顾校《仪礼注疏》。跑单帮书贾林云葆常去朱家向朱赞卿“推销”一些古籍和古董。1944年的一天,林云葆给朱赞卿带来了万历二十一年监本《仪礼注疏》,十七卷,六册,书上有大量的批校题跋,并钤有“思适斋”“顾广圻印”诸印。原来,这是乾嘉时期最负盛名的校勘学家顾广圻的校本。黄跋顾校历来是藏书家争相收藏的对象,其文献文物价值不下宋本。

然而,林云葆的要价高得吓人。朱赞卿为了得到顾校《仪礼注疏》,前后历时半个月,往返六七次,以《宁波府志》《四明六志》《奉化县志》《镇海县志》《余姚县志》等作价6000元,又忍痛把房产出典,还搭上了一件大毛皮袄,复出钞币7000元,与易顾校六册,此事终得圆满。

相比于在搜集书籍上的不遗余力,朱赞卿全家生活却相当的节俭,他收入的大部分用于收购藏书藏品。由是别宥斋藏书最多时达数十万卷,朱赞卿成为浙东卓有成就的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文物收藏家和鉴赏家。

不过这些都不算什么,让朱家一跃成为藏界名门的却是朱老先生弥留之际,念念不忘他花毕生精力搜集和收藏起来的图书、文物,这些藏品的最后归宿成为他临终前最为挂心之事。而最终,他竟然把这些宝贝全部都捐献给了“天一阁”。

目前,天一阁馆藏的30万卷古籍中,有三分之一来自朱赞卿先生的捐献,另外,朱赞卿先生还向天一阁捐赠了1700余件历代书画、瓷器、玉器、古玩等文物,可以说,朱家实际上成就了如今的“天一阁”,没有朱家的慷慨,就没有“天一阁”的现在。

也正因为如此,作为朱家子孙,历来受到文化界,古书界,以及收藏界的无比敬重。朱家人代表着藏界的最高荣耀,也代表着无私和正义。

此刻,如果说,谁都没资格站出来对这次展览活动说三道四,偏偏朱家的人可以,站出来的朱梓君可以---只因为他是朱家的人。

……

林逸不认识眼前站起来的朱梓君,甚至是第一次见过他,也可以肯定自己和这人无冤无仇,却不知道对方为何要这样挑衅自己。

朱梓君也看着林逸,没错,他是和林逸无冤无仇,不过他却知道这年轻人背后所做的龌龊的事儿。自古以来,他家教极严,对藏界看不过去的事儿更是嫉恶如仇,所以在所有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